Leithwood & Duke(1999)指出領導權威來自歷史和理論。來自歷史的有傳統(Tradition)、宗教(Religion);來自理論的有心理學(Psychology)、社會學(Sociology)、哲學(Philosophy)、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及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Leithwood & Riehl(2005)闡釋了5種領導情況:領導存在於群體關係中,以服務於群體為目的;領導涉及目標與方向;領導是影響過程;領導是一種功能;領導是根據情況而定的,作出適當的領導決定,是與環境及應變有關係。在眾多學者對領導一詞的定義,綜合而言之,「領導」是影響群體過程,以道德目的建立團隊精神,旨在通過優化可用資源來實現共同目標。
教育行政、教育管理抑或教育領導
當我們談到教育領導(Educational Leadership)時,總會涉及到教育管理(Educational Management)及教育行政(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教育管理是照章辦事,而教育領導是以組織的創新及改革為主。因此,從教育行政到教育管理,再轉變為教育領導,Bolam(2004)稱之為「範式轉變」(Paradigm Shift)。
領導(Leadership)帶有改革的意思,而管理(Management)帶有保持的意思。其實管理泛用於英國、歐盟及非洲;行政一詞則用於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學校領導者學校領導者往往會在以下三方面難於下決定及取得平衡──改善同事、學生及學校的表現(領導);恆常維持現有的操作(管理)和低層次的工作(行政)。
領導與價值觀或宗旨有密切的關係,領導能夠促進員工的工作動機,而管理與工作實施進程或技術上的運用問題是互有連繫。參閱眾學者的解釋,結論是美國學者多用administration,而英國人多用management。從1970年代開始,研究學者多用administration,後沿用management,至今為leadership所取代。
教育領導理論模式
從歐美教改的第一波浪潮到第三波浪潮,一系列的「教育領導理論」隨之出現。原因是1966年《Coleman報告書》研究得出的結論,指出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很小,引發後續不少學者探討學校效能的研究,震盪教育界。到1970年代,「具效能學校運動」(Effective Schools Movement)開始。
1980年代,學者紛紛研究「具效能學校」,學者與決策者都聚焦於「校長的領導」。當時研究什麼是成功的學校(Successful Schools),強調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 Leadership)的重要,特別是校長在教學課程中起着協調與監控的重要角色。這些研究導致研究學校效能的格言再現,「具效能的校長,有具效能的學校」(Effective principal, effective school)。教育領導理論如雨後春筍,多不勝數。
Leithwood & Duke(1999)做了一個統計,在4份教育研究學報中學者最熱門的研究範疇,首6種教育領導模式是:教學領導、轉型領導、權變領導、道德領導、管理式領導、文化領導。眾多教育領導理論中,下列10個領導模式(leadership model)為較多學校決策者所採用: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管理領導(Managerial)、交易領導(Transactional)、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參與領導(Participative)、分布領導(Distributed)、道德領導(Moral)、感情領導(Emotional)、後現代領導(Postmodern)、權變領導(Contingent)( Bush & Middlewood, 2013)。
除了上述10個較受教育研究者重視的教育領導理論外,還有一個新的教育領導理論,此理論源自教學領導,這就是「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
廣泛採用的教育領導理論
秦夢群(2010)整理教育行政領導研究,從1990年至2010年,在ERIC搜尋有關以英文作文字媒介的學位論文及學術期刊,從中找出出現率最高的25個教育領導理論,當中首5位是:轉(換)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 leadership)、服務/僕人領導(servant leadership)、交易/互易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分布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但所選取的數據,未能確定其準確程度。
現將Leithwood & Duke(1999)、秦夢群(2010)及Oplatka(2017)所述的資料作比較,雖然年份有異,所選取的學報亦有異同,但三份文獻所得出的統計結果,首三位的教育領導模式就是教學領導、轉型領導、分布領導。
結語
香港有3個教改浪潮,第一波教改浪潮是追求內部效能;第二波教改浪潮是追求外部效能;第三波浪潮是追求未來效能。正如Leithwood & Riehl(2005)所說領導是根據情況而定的,適當的領導與環境及應變有關係。受歡迎的教育領導模式亦是反映了當時教育界所面對的關切問題。
當教育工作者追求內部效能時,學校便以追求成績及既定的學校目標為標的,因此教學領導是較適合的領導行為。到第二次教改浪潮,追求的是外部效能,學校便轉為追求學校資源及問責等,而轉型領導、分布領導等成為較為適宜的領導行為。
至於面對第三浪潮的追求未來效能,又有哪些領導行為最能切合學校領導所需呢?英國與西歐一些國家,近年傾向於使用學習領導(leadership for learning)而不是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 leadership)。Hallinger(2011, p.282)認為教學領導與學習領導兩者意念是同出一源。我們也要考慮除了課堂的教學與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學習還有其他方面,如教育道德、態度與價值觀。事實上,OECD(2019)於2015年開始研究,已察覺到我們的學生到2030年,除了知識和技能,態度與價值觀確實不能忽視。
2030年,我們除了讓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外,態度與價值觀是不能缺少的。筆者發現教學領導是傾向前二者:知識與技能,而學習領導是三者都包含在內。
參考書目:
- 秦夢群(2010)。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台灣:五南。
- Bolam, R. (2004). Reflections on the NCSL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and Leadership, 32(3):251-68.
- Bush, T. and Middlewood, D. (2013). Leading and managing people in education, 3rd edition, London: SAGE.
- Hallinger, P. (2011). A Review of Three Decades of Doctoral Studies Using the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Rating Scale: A Lens on Methodological Progress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7(2) 271-306.
- Leithwood, K. & Duke, D.L. (1999). A Century’s Quest to Understand School Leadership. In Murphy, J. & Louis, K. 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nd Edition) (pp 45-72).US: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 Leithwood, K. & Riehl, C. (2005). What do we already know abou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W.A. Firestone & C. Riehl (Eds.), A new agenda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12-27).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OECD (2019). “OECD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Conceptual learning framework”’, 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knowledge/Knowledge _for _2030_concept_note.pdf
- Oplatka, Izhar (2017). Fifteen Years of Publication: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and Its Scholarly Contribution Since Its Foundation.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VOL. 16, NO. 1,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