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古生物學家首驗證 史前鳥類主食無脊椎動物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古生物學研究團隊,發現1.2億年前恐龍時期的鳥類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文嘉棋博士表示,能夠得知和驗證史前鳥類的習性,特別是飲食方面的習性,將是了解古代鳥類以至整個地球生態的一塊重要拼圖。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古生物學研究團隊研究1.2億年前,恐龍時期的帶牙長翼鳥科(Longipterygidae)鳥類,首度透過定量化石分析驗證有關牠們的飲食假設,發現牠們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有別於以往認為部分帶牙長翼鳥的同類有捕食魚類習慣。這項工作有助了解鳥類的進化史,以及為重塑古今生態系統提供重要線索。研究結果已於國際生物期刊BMC Biology上發布。

了解地球生態的重要拼圖

研究團隊解釋,鳥類對環境改變非常敏感,是現代生態系統中良好的指標生物(indicator species),為科學家理解生態系統的狀態,推斷不同時期、地區的環境變化,以及動物面對這些環境變化的反應提供有用線索。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Dr. Michael Pittman)表示:「現代鳥類大多是雜食性,但學界現時仍未了解牠們飲食習慣的起源。能夠得知和驗證史前鳥類的習性,特別是飲食方面的習性,將是了解古代鳥類,以至整個地球生態的一塊重要拼圖。」

文嘉棋博士的研究團隊集中分析白堊紀時期長翼鳥屬(Longipteryx)及其同科鳥類的近親。牠們是該時期的主要鳥類,頭顱骨的構造獨特,長有長頜、牙齒聚集在頜尖,這些特徵被視為為了適應用喙插入泥或樹皮中捕食昆蟲而演化而成。不過,唯獨長翼鳥屬有較大的牙齒和爪,過往被認為具有捕捉及進食魚類的習慣。

長有長頜、牙齒聚集在頜尖,是帶牙長翼鳥科鳥類的特徵。(中文大學圖片 )
長有長頜、牙齒聚集在頜尖,是帶牙長翼鳥科鳥類的特徵。(中文大學圖片 )

假設長翼鳥屬吃魚不準確

文嘉棋博士的團隊分析了150種現代鳥類的生態,並從長翼鳥科鳥類的體重、爪形、顱骨咬合效率和強度4方面入手,首度驗證各項關於牠們的飲食假設,發現過往對長翼鳥屬進食魚類的假設並不準確,牠們很可能都是進食無脊椎動物如昆蟲、或者屬於食性廣泛的通才物種(generalist)。

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文嘉棋博士在香港大學的博士生Case V. Miller說:「長翼鳥屬的體型較進食魚類的現代鳥類(例如翠鳥)細小很多,特別是其下顎十分纖弱。牠們未必擁有捕魚能力的這項發現令我驚訝,因為科學界一直以為這是牠們進化出長顎的主因。」

鳥類飲食習性多源自祖先

文嘉棋博士指出,研究數據顯示,已知的長翼鳥科鳥類與許多現代鳥類的飲食習慣重疊,都是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這表示牠們在維持與祖先一樣的飲食習性的同時又演變出長頜,意味着牠們進化出奇怪的顱骨形態可能是有捕食獵物以外的原因,例如是為了更容易清除身上的寄生蟲、幫助散熱、或是幫助牠們更容易感知周圍的環境。

文嘉棋博士補充:「已知白堊紀時期的鳥類有100多種,是次研究只涉及其中10多種,因此仍有許多相關研究需要進行,包括進一步增加驗證飲食習性的方法,以拼砌古代鳥類完整的生態記錄。」

Miller補充說:「我們希望能更精確改進我們對於長翼鳥科的飲食研究。例如,可以從牠們的牙齒上的微觀磨損判斷食物的硬度,或許可以找出牠們狩獵的特定昆蟲或蠕蟲組。」

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的王孝理博士和鄭曉廷博士,以及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的Jen A. Bright博士。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