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有一個形容顛簸而音dɐn33(音同「躉」的陰去[第三聲])的詞,通常寫作「扽」。這個寫法沒有錯,不過筆者希望大家知道,其實dɐn33這個詞有一個早於「扽」的寫法──「頓」。
頓1(dɐn33)
《漢語大字典》「扽」條︰
振物使其伸直或平整。如︰把繩子扽直;把衣服扽平。《廣雅‧釋詁(一)》︰『扽,引也。』王念孫《疏證》︰『《玉篇》︰「扽,引也。撼也。」古通作頓。《荀子‧勸學篇》云︰「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案︰頓者振引也,言挈裘領者,詘五指而振引之,則全裘之毛皆順也。』
王念孫說得好,「扽」字「古通作『頓』」。其實,可以說,「扽」是「頓」的後起字;所以戰國時的《筍子》就用「頓」字,三國時張揖的《廣雅》才收錄「扽」字。因為用手「振動、拉引物件」,正與頭部「叩擊地面」那種「向下用力」以及其後產生的「震動感」相似,所以古人將「頓」字加以引伸,就已經可以有後起的「扽」字的意思。後人為了強調那是手部的動作,才另造一個「扽」字出來。
《漢語大字典》在「頓」條的dun4(《廣韻》‧都困切)一音下的義項七云︰
上下抖動使整齊。《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王先謙《集解》︰『盧文弨曰︰「頓猶頓挫提舉高下之狀,若頓首然。」……《廣雅》曰︰「扽,引也。』古無扽字,借頓為之。」』……
只要見到「頓」、「扽」二字均在《廣韻》‧去聲‧慁韻‧都困切一音之下,再參考上引的《荀子》與《廣雅》的文字,就知道王先謙「古無扽字,借頓為之」這個說法很對。
古無扽字 借頓為之
「頓」、「扽」的「都困切」一音,粵音本當讀dɐn33。現在我們雖然把「頓首」的「頓」讀成dœn22(音同「鈍」),同時也明白「頓首」就是叩頭的意思;但是若知道它本來就該讀「dɐn33首」的話,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就更加「深切着明」了︰把頭臚在地上dɐn33一下,就是「頓首」的意思!於是所有的dɐn33都可以是這個「頓」的引伸。
車子上下顛簸,那種dɐn33,以及「dɐn33着(咗)落地」([因為顛簸或者震動而使人或物從原來的所在]掉在地上)那個dɐn33,同樣是從這個「頓」來;只不過自從「扽」字見於《廣雅》之後,人們就忘記了本來一切的dɐn33,用「頓」字就已經可以了。(粵語詞彙研究所:咗)
一路……一路……(jɐt5 lou22……jɐt5 lou22……)
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一路」條︰「一邊◇一路行一路傾(邊走邊談)。」
「一邊……一邊……」這個句式,粵語習慣說成「一路……一路……」。原來至遲明人已有這個說法。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卷︰「秦重聽得說是汴京人,觸動了鄉里之念,心中更有一倍光景。喫了數杯,還了酒錢,挑了擔子,一路走,一路的肚中打稿道︰『世間有這樣美貌的女子,落於娼家,豈不可惜!』」
令人擔憂的是,「一路……一路……」這樣的說法,近年似乎快要被「一邊……一邊……」及「邊……邊……」淹沒了。在各種電視節目及電視劇中,「一路……一路……」差不多已經絕跡了!請各位讀者恕筆者無禮,在此要向各位大喊︰「救救『一路……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