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樂:社會渴望防疫鬆綁 接種疫苗論述大變

呂大樂教授慨歎,「政府覺得市民的合作程度不足,而市民又不知道究竟政府要大家怎樣配合才能走出困局。萬一再發生新一波疫情爆發,大家又回到原來的起點,集體經歷另一次『空轉』」。

第5波新冠疫情見緩和,社會輿論又回到何時通關、怎樣促成通關等話題上。教育大學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最近在《明報》撰文感歎,「或者是因為之前已經習慣了一天數萬人確診的數字,現在眼前所見到的每日幾百宗個案,便覺得好像只屬於『小兒科』,沒有必要再研究什麼長遠抗疫策略了」。

他指出,或許因為已經歷了幾波疫情,感覺上人算不如天算,只要疫症本身的特徵有變,便難以倚賴過去經驗來應付問題。於是,什麼長遠、整體抗疫策略的話題,都好像有點多餘,難以提起大家的注意了。

第6波疫情一旦發生,如何應對?

呂大樂指出,現在社會上的氣氛就是趨向於尋求進一步放寬各種限制,而公眾討論亦順應着這個方向發展。「究竟有些什麼客觀數據令大家覺得一切已經受控,而這一波疫情已接近尾聲,短期內沒有反彈的風險,其實並非顯而易見」。不過,經歷過第5波疫情之後,大眾情緒由一端擺到另一端,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絕非易事。

話雖如此,但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一套思維、應付危機的路徑來考慮逐步放寬種種限制,來應對有可能發生的第6波疫情呢?呂大樂認為,這一點非但沒有說清楚,且逐漸變得有點不清楚了。

呂大樂教授認為,港府在放寬社交及通關限制的標準上,有點說不清楚的味道。(亞新社)
呂大樂教授認為,港府在放寬社交及通關限制的標準上,有點說不清楚的味道。(亞新社)

疫苗由預防感染,變減少出現重症

他舉例說,當局對於有關接種疫苗的論述,在短短一、兩個月裏起了很大變化。當初很重要的一個考慮,是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感染。「既保護自己,又保護身邊的人」;現在,當局卻集中強調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可較少出現重症,死亡風險亦會較低。

呂大樂深信,這是建基於科學認知之上,而不是出於宣傳推廣的考慮。不過,「如果接種疫苗的主要效果不在於預防或明顯地減低受感染的機會…… 那麼推行『疫苗通行證』的邏輯其實建立於哪一些考慮之上」?

他指出,市民關心的是,如果疫苗沒有預防作用,又或者效果並不顯著,那麼抗疫的重點不是應該放在檢測之上嗎?推行「疫苗通行證」的一個客觀效果,是令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諸多不便,於是不得不打針。這樣的安排可以理解。而更多人接種疫苗,就算對預防感染無甚幫助,起碼減少死亡個案及患上重症的人數,也是一種公德,到再爆發新一波疫情的時候,可減低對醫療部門所造成的壓力。

呂大樂教授指出,推行接種疫苗及疫苗通行證的理由相悖。(Shutterstock)
呂大樂教授指出,推行接種疫苗及疫苗通行證的理由相悖。(Shutterstock)

沒有清晰論述,市民不易配合

呂大樂表示,上述的話,說出來好像常識一樣,但如果沒有清晰的一套,卻很難再進一步思考及管理人口流動的逐步開放。「要求政府將抗疫的論述完整地說一遍,這並非刻意刁難或吹毛求疵,而是市民──就算是平民百姓──真的想知道抗疫的大方向、他們在當中的小角色;當他們更能明白、掌握的時候,更願意配合、合作」。

他又強調,「說服群眾,發揮市民的積極性,應該是抗疫的重要一環」。可以想像,隨着時間的過去,不多久之後我們又要面對現實,是疫苗的效用正在下降,而有關當局又再提出接種加強劑的需要。可是,由於疫情緩和,打針意欲便會下降,與此同時,當所謂「打足針」調整為完成第3針或第4針時,看看統計數字便發覺百分比並不理想。於是回到一些老問題之上:「為什麼不願意再打針?如果只有這個百分比,怎可以放鬆防疫措施?」

他慨歎,「政府覺得市民的合作程度不足,而市民又不知道究竟政府要大家怎樣配合才能走出困局。萬一再發生新一波疫情爆發,大家又回到原來的起點,集體經歷另一次『空轉』」。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