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童年

五十年代,香港仍是一個小漁港,當時的日子過得不易,但孩子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樂趣。今天的孩子生活富足了,知識的來源及渠道也多,但玩的多成現成的玩具,由玩具設計者設計,玩意兒也被限制,沒有了孩子的親身參與。

去年初,承青田教育中心韋惠英老師的邀約,寫些兒時的記憶。去年5月截稿,12月便由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出版了《香港百人童年》上、下冊。124位由1920到1996年出生、跨越半世紀的作者述說各自的兒時往事,以今時的思維回首過去的陳迹,是否尚能保有一顆青澀的童心,是歲月給作者的一番磨鍊。

學會學習

五十年代,香港仍是一個小漁港,當時的日子過得不易,但孩子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樂趣。普遍的家庭總會有多個孩子,我父三子一女,同住的還有因抗戰失去父親的堂兄、沒了父母的堂姊、從安南排華逃回香港的叔婆、小叔及表哥,同住數百呎的唐樓,倒也熱鬧。除父母、叔婆外,其餘都是孩子,各人相處倒也融洽。

當時住在一條小巷中的一幢六層唐樓的中層,小巷只有二人寬,街坊多是以「揼椰皮」以供製造掃把為生的婦女。母親與我們小孩則常以穿膠花賺些零用錢,妹子則釘珠片或膠片。我賺到的零用錢買了笛子,胡亂的吹奏,雖然沒有找人教,倒也能玩不少的廣東音樂。

父親喜歡看廣東大戲,我與兄長常跟著去,但他卻不喜歡兒輩學音樂,認為是沒出息的事,我們幾個孩子對音樂甚感興趣,兄長與我玩笛子,妹子玩琵琶,弟弟玩二胡,幾個孩子放學後便玩個痛快,父親回家前才收起來。

學會動手

兒時沒有買的玩具,玩的都要自己去想,汽水蓋是最多玩意的東西,揼平了,打兩個小孔,穿了繩子作風車,拉動旋轉,兩人便可鬥一番,誰的繩子斷了便輸一場。汽水蓋壓了橙皮便是另一種玩意,以打波子的遊戲規則彈汽水蓋,贏了的汽水蓋轉頭可能便丟了。

母親用完的線轆可以做小車,穿上橡皮筋,一面以火柴枝卡住,另一面以一片穿了孔的蠟燭為潤滑劑,插入拜神用的蠟燭腳,攪動蠟燭腳十數轉後於下,線轆便可像車子般前行,兒時便如此樂一番。過節劏雞,雞毛是做毽子的材料。用過的紙張可多玩意了,紙飛機、小鳥、小魚、青蛙、高塔……

兒時沒有錢買玩具,甚至要自己動手去做,卻很有樂趣。(Shutterstock)
兒時沒有錢買玩具,甚至要自己動手去做,卻很有樂趣。(Shutterstock)

學會共同生活

男孩子總愛當俠客,家中燒柴,幾個男孩子便選了柴枝,削成刀劍格鬥,有時與同巷的孩子一同玩,總是有人受傷才能停下來,回到家中卻不敢作聲,否則便會招來一頓「藤條炆豬肉」,這是孩子們的潛規則。柚子皮是中秋時爭着要的玩具原材料,沒有完整一個,分了一角也有玩意。

母親開了柚子,四片連着的抽子皮是中秋的燈籠,像萬聖節的南瓜般鏤出幾個或方或圓或不知是什麼圖形的大小孔,中間插了蠟燭,柚皮上方穿了繩子以竹枝勾着便可玩一個晚上。只分得一片的便當是小船兒,繩子拉着與同巷的孩子在小巷中可逛上半晚。玩意誰喜歡,都可以交換着玩,總要玩得高興。

留個機會給孩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Four pillars of learning)是:學會學習(Learning to know)、學會動手(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成為自己(Learning to be)。回看今天的孩子,生活是富足了,知識的來源及渠道也多,但玩的多成現成的玩具,由玩具設計者設計,玩意兒也被限制,沒有了孩子的勞動和創作,玩不多時便厭倦了。

小家庭局限了孩子與同齡的交往,今天能認識的鄰居也不多,一起玩耍的更少,孩子間也常發生衝突。家庭教育是一個問題,但孩子被周全地照顧,事事由父母作主,未成年前沒有「揸主意」的機會,到有機會「揸主意」時,卻沒有個人的目標、理想。

現今年輕的一代,需要的是時間、空間及發揮的自由,教師、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建構個人的成長路向,先要有孩子的參與,不能事事為他們準備,剝削了孩子碰壁的機會。古人有「文窮而後工」,孟子.盡心上:「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被父母過分照顧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童真和樂趣,真替他們可惜。

延伸閱讀:馮珍今〈香港百人,拾掇那段童年歲月──從《香港百人童年》說起〉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