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期談到美國,目前如果要以構建國際形勢來奪取最大的利益,這星期該輪到談談中國的應對了。然而,香港特首選舉隨着林鄭表明不會爭取連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辭職出選,獲中央支持後,局勢已經完全明朗化,「提名期結束、選舉同時結束」,必須要及時説説。
其實香港特首正是中央政府應對美國挑戰的其中一步,甚至是重要的一着。雖然兩者表面上無關,實際上有着直接連繫。某種程度上,了解中央對香港的策略,也明白中國對整個國際關係的部署。
特首人選須配合中央對外部署
説到特首人選的安排,這句話中的「安排」可能又招罵了。過去一年,經常説「中央自然會揀選特首」也被不少人批評為動搖香港選舉制度、抹黑中央對港政策。但是在國際大環境危機四伏下,香港的政策和定位都是不容有失。
雖然香港只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有着重要的位置,所以特首人選並不是香港700多萬人的問題,而是中國14億人的問題。以目前國際大環境的變化,未來最少兩任特首,都必須因應中央對大局的考量來安排。
如果説以往的特首人選是「香港屬意、中央接受」,那未來香港的特首人選,以至於香港的「主體方向」,中央政府將會有更大的主導意向。從現實角度,更靠近殖民地年代英國派遣和支配香港總督的情況。
在特首選舉提名前,中央一直都沒有對特首人選作出任何指示或暗示。江湖傳聞有很多,但就連被提及的人選,都完全沒有回應。一度令人懷疑是否「順利過渡」?又或者真的因為疫情而將選舉大幅延後?因為無論是組織班子、撰寫政綱都不可能一蹴即成,所以,大家很想「估領袖」(造王),但又怕押錯注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今天當然明白出現這種形勢,是因為中央早有安排,而且還鋪排好程序了。
林鄭策劃遠景的政策考量
按照林鄭的說法,她在去年兩會期間已經向中央請辭,並且得到「理解」;然後到6月張建宗提早退休,由李家超接任政務司時,外界普遍看法是中央對張不放心,畢竟張在黑暴期間的確表現得猶豫不決。但今天回看事情發展,當時中央已經有「繼任」的安排,準備由李家超接任特首。也就是説,過去一年部分建制派激進陣營火力全開攻擊林鄭,似乎也成了枉作小人。
更重要的是既然中央早有安排,那在過去一年,林鄭提出的政策方向,包括融入大灣區、北部都會區、重組司局架構等等發展框架,已經不是被形容為「好大喜功」的個人行為,而是得到內部以至於中央的共識。通過順利過渡到李家超手上,這也代表着中央更希望香港的行政架構,能夠走向一個「由中央掌政策方向,施政具備高度延續性的路向」。
過去,雖然曾經兩次由政務司接過行政長官之職(曾蔭權和林鄭月娥),但是因為不同原因,香港的政策延續性非常低。曾蔭權班子受地產商主導、林鄭直接遭遇「顏色革命」,加上反對派長期的箝制,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政策方向既不具備前瞻性,行政效率也愈來愈低。
在持久的價值觀洗腦和外國勢力鼓動下,特區政府偏離中國發展軌跡,更無什麼延續性可言。在「黑暴」撕裂後要想扭轉局面,就需要由中央主導重新建立一個有威信、具備延續性,相對「統一口徑」的特區政府。
意識形態組合 重挫港府施政
在李家超正式出選後,建制派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團結,各黨各派都爭相表達支持,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央的提前祝福,在提名期就確定特首人選,同樣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同黨派為爭取在未來的管治班子中佔一席位也是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認為香港從此一帆風順、各派別就此和諧合作,同樣是過度天真。
香港的社會撕裂和建制派內的利益分歧,令香港要扭轉局面舉步維艱。傳統上香港精英階層都帶着濃烈的西方價值觀,少部分因為血裔關係對中國有毫無保留的支持,但是餘下大部分就算有足夠的視野了解到中國的正面發展,投入祖國懷抱的動機都是因為利益。當然「利益至上」也是曾遍不過的社會現象,就算是中國內地人,抱着同樣的衡量標準來考慮,恐怕也不在少數。
然後在餘下的三、四成人中,對中國政府充滿了懷疑,每事都以負面角度考慮,當中小部分甚至會以對抗態度試圖達到損害中國的自的。香港這種意識形態的組合,會為特區政府不斷帶來麻煩。同時間,因為黑暴造成香港社會過度政治化的形勢,必須徹底改變,就算林鄭成為戰靶完結任期,李家超以建制派大團結的姿態上任,都不能改變特區政府虛弱的權威。
所以香港需要盡力去政治化、集中民生事務和經濟發展,不怕格局小、只愁事不成;同時要加緊收窄傳媒的空間,努力壓低香港20多年來「唱衰特首」的惡性循環。現時無論西方、東方,不同國家都加強社交媒體的管理,打擊假新聞,當中不無道理。
香港社會是國際觀感縮影
對中國而言,香港的現狀也有其微妙處。香港社會對中國的看法和態度,可以視為國際環境對中國觀感的縮影,都受到大量的西方媒體的影響,既有支持者、接受者,卻有更多的反對者,但兩者都是由「懷疑者」開始的。中國過去10年的變化太快,對許多人來説都是難以置信的,硬件變化如此具體都仍被懷疑;軟件改善程度,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尤其在社會責任和文化道德水平,懷疑者遠多於認同者。
香港撕裂的局面,同時是對中國發出的警號,在過去眾多失敗的例子中,無論蘇聯、日本,以至於從蘇聯及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國家,令中國充分明白一個國家或地區面對最大的挑戰和危險,永遠都是來自內部,維持核心團結和人民的信心,才是勝敗的關鍵,而不是一時的優勢或劣勢。所以中國的對策,也正如希望能在香港推動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行動同樣是方方面面的,中國由「韜光養晦、悶聲發大財」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以至於今天「後發先至、主動出擊」,是否因為中國主動改變策略?事實並非如此,而是現實的發展情況。
中國實務的外交政策
正如很多歐美學者都不約而同地用”elephant in a room”來形容中國崛起的形勢和對世界的影響,從這句諺語的直接意思,是一個不能被忽視卻被有意無意忽略了的現象,但是從最表面的看法,中國人多地廣,當發展起來,體量變得如此巨大的時候,又怎能再沿用過去「韜光養晦」那一套呢?
中國現在已經擁有大量的海外投資、不同性質的多邊關係,必須要靠力量和信任來維持。中國還能退嗎?不可能。如果按照一貫歐美的做法……甚至早已經配合軍事力量來維持。
所以就算是烏克蘭俄羅斯衝突事件,在面對美國和歐盟的壓力下,中國在強調和平談判解決危機之餘,更多的是要求歐洲國家更多以自身利益、獨立思考來判斷相應的行動,而不是被美國捆綁作出不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