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座標與香港前景──如何提升青年人的素質

自香港回歸,由於種種原因,歷史教育和青年政策被長期忽略,錯過了黃金時機,代價極大。目前正是改變/提升本地青少年素質的大好機遇。在此有賴政府的規劃和推動,以及文化機構的運作籌措,假以時日,必見成效。

承接前文:〈「憂患意識」中的香港故事──上代經歷與隔代斷裂〉

王卓祺教授在其著作《告別西潮──盲衝瞎闖的民主運動》中,有專篇探討香港青年現象。他引用了孟子的名句──「生於憂患,死於安逸」,道出人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遭滅亡的道理。他認爲本地青年喪失了移民第一、二代的憂患意識,過度重視權利,耽於眼前享受,接受平庸和民粹,呈現出衰敗之象,將來極大可能「死於安逸」,香港也會因此失去競爭力。

王卓祺教授《告別西潮──盲衝瞎闖的民主運動》
王卓祺教授《告別西潮──盲衝瞎闖的民主運動》

文中也引用了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對美國不同種族成功經歷的研究。此研究歸納出成功背後的三大文化特徵,包括優越感(對自身文化、歷史和信仰的自信)、不安全感(憂患意識及被歧視感覺),以及自我克制能力(刻苦、紀律、毅力、犧牲精神、延後滿足等),認為「當一個群體同時具有3種特質,會推動這個群體獲得不成比例的成功」,而缺乏這種特質,很有可能會「削弱一個國家走向未來的能力」。

該研究認為,美國曾經也是信奉「三要素」的成功典範。1830年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訪問美國後,在《論美國民主》一書中,盛讚美國充滿「奮發向上」的力量,也就是這種精神,令美國一步步強大。但是,最近幾十年,美國正彌漫着一種「活在當下」的氛圍,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大行其道。如此必然會削弱美國的整體競爭力。

了解自身歷史  重拾文化自信

有見及此,王卓祺教授為香港青年開出的藥方是「重拾中國文化歷史的優越感」、「增強社會及個人的憂患意識」,以及「延後享受,多自律,多責任」。這3劑藥方背後,都離不開對自身文化及歷史的了解和認同。

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要青年人親身體會上一代人的艱苦和憂患,並不容易,亦難以實踐。在此,歷史教育肯定可以彌補這個真空,擴闊我們的思想領域,增強我們的感受能力。

中華民族飽經憂患,士人精神和憂患意識已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透過了解自身民族的内涵和特色,體會其中的歷程和困苦,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坐標和方向,不再被「相對主義」、「虛無主義」和「極端主義」所蒙蔽。

除此之外,要改變本地青年的精神面貌,團體活動和身體鍛煉也是可行之道。例如舉辦外展訓練、野外訓練、軍訓和義工,或者組織青年往郊野公園收拾垃圾,既能鍛煉身心,改善自理能力,也可培養公民意識,產生社會歸屬感,重塑自身素質。

中國政府的善政舉措

反觀一河之隔的内地,國家教育部近年致力出台政策和措施,改善青少年素質,包括強化體育教育,引導學生養成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鍛煉堅強意志和培養合作精神,注重青年人「陽剛之氣」的培養。這種陽剛之氣包括了勇敢、正直、自信、陽光、有勇氣、有責任感和有擔當,這些都無分性別,面向所有青少年。

與之相呼應的,就是對忸怩作態的「娘炮」和「小鮮肉」現象的嚴正處理,扭轉「娘風」,回歸正道;也對娛樂圈的不正資本操作進行嚴厲整頓,將不法跋扈的人設偶像拉下神壇;另外就是對網絡遊戲的規管,限制對未成年人提供服務,嚴格落實實名帳號和登錄要求,拯救青少年於「網癮」世界;也鼓勵和支持歷史性劇集和電影,加深青少年對本國歷史的了解和體會。

這都是扭轉風氣,改善國人素質和眼界的千秋善政,令人鼓舞振奮。回顧中西歷史,一個國家也好,一個民族也好,甚至一個個體,失去了奮發精神和強健體魄,缺乏了正確價值觀和審美趣味,後果會是如何。

中國籍評論者與美國愛國者亨廷頓

當然,也有評論認為如此是攪亂自由市場,扼殺多元創作,以及刻意製造愛國氛圍云云,再次上綱上線。予以細緻反駁事倍功半,我們不妨從反證進行簡單回應。這些評論家可知大洋彼岸的自由美國之哈佛大學,那位鼓吹「文明衝突論」的政治學大教授亨廷頓,在其2004年的《誰是美國人?美國國民特性面臨的挑戰》著作中,提出了與「多元」、「自由」、「包容」及「不用愛國」背道而馳的「文化衝突論」呢?

在該書中,亨廷頓認爲美國人的凝聚力和愛國情懷正在消失,影響國力,所以美國應該致力維護「核心文化」的中心地位,而只有民族主義模式,才能維護美國的強大和利益。那何謂「核心文化」呢?亨廷頓認爲來自英國的盎格魯—新教文化(Anglo-Protestant culture)才是美國文化的核心,所以美國人必須承認和緊記自己的本源,「千萬不要忘了自己是誰」。

亨廷頓還特別強調,移民群體(包括亞洲族裔、拉丁族裔和西班牙語系族裔等移民)的精英人物,削弱了美國人在文化和信念上的認同,形成一種「逆轉的種族歧視」,所以在他眼中,多元文化主義是「對美國更為直接和危險的挑戰」。他甚至提出「敵人的缺失」,也直接導致美國人產生認同危機。那該如何辦呢?他的解決方案就是去「尋找敵人」。

亨廷頓的著作並不刻意,而是直接了當,赤裸裸的宣揚排外型愛國主義,他在序言中已開宗明義説明自己是一個「愛國者」。該書已譯成中文,很適合找不到座標、身心難以安頓的虛無主義者研讀。

把握時機  回歸正軌

自香港回歸,由於種種原因,歷史教育和青年政策被長期忽略,即使有所舉措,卻制肘處處,功虧一簣,錯過了黃金時機,代價極之大。目前時局已定,正是改變/提升本地青少年素質的大好機遇。在此有賴政府的規劃和推動,以及文化機構的運作籌措,假以時日,必見成效。

譬如在歷史教育方面,舉辦中國文化問答比賽,效果顯著。就拿我孩子的經驗來説,其校創立百年,向來英文強而中文弱,歷史科更是學生頭痛之科。自2021年該校組隊參加了「腹有詩書」聯校問答比賽,取得獎項,旋即在校内引起了國學風氣,促進了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興趣。

這不過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明顯變化,說明了轉變風氣並不困難,端看有否切合的環境和機會,以及有效和持續的執行力。

腹有詩書中國文化問答比賽。
腹有詩書中國文化問答比賽。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確是至理名言,發瞽振聾,更符合人體生理原理。我們的骨骼肌如果長期缺乏運動,就會導致「廢用性萎縮」,最後會功能喪失。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等等,機制也是相同,均是如此。

肉體如是,精神更是如此,長期失去方向或者方向錯誤,或者人云亦云,不動腦筋,也會導致「精神廢用性障礙」,即古人所說的「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後果可想而知。

新世代的香港青年並不容易,既乏歷史座標,亦受網絡影響,更乏老一輩人的歷練參照,可謂是「真空下的新一代」,身不由己,難以苛責。就如王卓祺教授所言,我們的社會和大人需要負上很大責任。「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諸般問題及現狀,亟待香港政府和有識之士予以彌補和修復,妥善規劃,重塑香港青少年之内涵及精神面貌。

上代經歷與隔代斷裂 2-2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