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元王子〈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後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一片東,歲月匆匆。」),一代新人勝舊人。國家機器不停地運轉,不管賢與不肖,總得有年輕一代接棒,所以,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這句話,不締耳熟能詳。
令人稱羨的是土耳其,該國的國民會議早於1929年4月23日便率先宣布將4月 23日訂為兒童節國定假日。自後,世界多國群起響應,相繼推出兒童節假日, 尤其少子化浪潮席捲全球後,社會更為疼惜幼苗。
例如,中國大陸和澳門訂為每年的6月1日,香港和台灣訂為每年的4月4日為兒童節(台灣後將3月8日婦女節與兒童節合併,合稱為婦幼節)。茲際 4 月,俄烏戰火熾熱,無辜孩童傷夭流離;非洲窮國兒童欠食,骨瘦如柴,虐兒新聞所在多有,惻隱之心誰不油然觸動。
中國天才兒童,野史自古已多傳頭角崢嶸逸事,後生可畏。例如:
・戰國末期,被標誌為得少年運的秦國甘羅,12歲就當上外交家,代表秦國出使趙國,並凱旋而回。
・曹沖秤象:一個浪漫的兒童故事。據傳,三國時,才5、6歲的曹操庶子曹沖,大約於漢建安五年(西元201年)竟然無師自通,摸索得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 西元前287 – 212)的浮體排水定律 [ 公式:F(浮力)=G(排開流體)],用石頭置船易象刻舟之法,而秤得大象重量。
・宋王應麟《三字經》:「蔡文姬,能詠琴。」世傳東漢時的蔡文姬(西元 177 – 241),6歳時就通音律,並能指出其父蔡邕的琴誤。
・詩鬼李賀(西元 790 – 816 )7歲能詩,名動公卿。唐德宗十二年(西元796)大文豪韓愈和洛陽(東京)名士皇甫湜,因為不信李賀年只7歲即能賦詩,乃聯褘過訪,一探虛實。
據北宋歐陽脩、宋祁等編《新唐書・卷二0三・ 文藝傳下・李賀傳》所載,「(李賀)7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末信。過其家,使賀賦詩。(賀)援筆輒至(一揮而就),如素構(好像以前就已寫好的一樣)。自目曰〈高軒過〉 ( 自定題目為〈大駕蒞臨〉)。
(韓愈、皇甫湜)二人大驚,自是有名。」7歲李賀擬成的〈高軒過〉副題是:〈韓(員外)愈皇甫 (侍御)見過而命作〉全詩如下: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華裙,指華服;裾,粵音居)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這三句是欣羨韓愈、皇甫湜兩人的官儀)二十八宿羅心腦,九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這兩司盛讚韓愈、皇甫湜兩人的文才和文名。)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恥蛇作龍。
(最後兩結句表明抱負,並希望賢能者提攜。)
不過,最早、最為人所傳頌的,則非《三字經》所說的:「昔仲尼,師項橐」的項橐莫屬,他且因孔聖人守諾尊他為師之事,而最為轟動,見諸典冊和野史、軼史,流傳最廣。
昔仲尼 師項橐 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