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年前已有中學生因沉迷電子遊戲而致荒廢學業,甚或因被家長制止玩遊戲機而發生衝突,更有個別家長因而需要報警處理;受電子遊戲影響的學童年齡在過去10年不斷下降,有不少家長都會感到電子產品容易使孩子沉迷,因此在家中嚴守紀律,絕不容許子女在家中玩電子遊戲,特別在幼兒階段避免他們接觸電子產品。
家長如何示範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可惜在兩年前因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惡化,教育局需要取消實體課程,要求學生留在家中通過網絡上課,家長為電子產品而設的幼兒防線被衝斷了,全港所有孩子們都能合理地使用電子工具上課,家長及老師唯恐他們未能參與上課而提供了全面的支援及練習。
當學童因為上課而熟習了電子產品,亦很自然地懂得自己下載不同的娛樂程式和遊戲,更因為疫情而欠缺戶外鍛鍊或社交活動,導致很多孩子在課餘仍不願放下電子產品,大部分的學童都出現了沉迷打機的狀況,令家長十分頭痛;家長想責怪孩子,但也知道他們是不自覺地養成了壞習慣,那麼家長該如何是好?到底要怎樣才能使他們放下電子產品呢?
現在不單止是小孩子使用電腦及手機的次數增加了,所有成年人也一樣。成年人在工作、學習與日常社交,以至娛樂活動上都需要使用手機或電腦,因為電子世界真是一網打盡,一部手機可以有不同功能,例如計數機、相機、錄音機、傳真機、電視機、銀行、錢包、護士、地圖、辭海、書寫工具及記事簿等等。
現在的智能手機比一般電腦更方便,這快捷又有效率的工具,能上網查資料,記錄及發出文件,不論是工作或日常生活的事情都能在手機內完成。現時很多人都在家工作,增加了成年人需要使用電腦及手機進行工作上的交流。
家長在子女面前持續示範了機不離手,未能做好子女的榜樣;雖然家長可能在忙碌於處理工作或家庭任務,但子女看在眼裏絕不能理解或體諒家長一方面不容許他們沉迷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但家長自己卻長時間使用,有點其身不正。
維持關係比杜絕網絡成癮更重要
不論疫情是否減退,也不論年紀大小,地球上的所有人在未來歲月都只會愈來愈需要使用智能手機及網絡世界,家長不能亦不需禁止使用電子產品,反而要以類似子女青春期拍拖的手法去面對,主動又正面地引導子女善用及駕馭電子工具。
首先,縱使家長未能做完美的榜樣,仍需要每天刻意在某一個時段,示範自己能夠完全不使用電子產品,有如看話劇禁用手機一樣,給予子女一個具體例子,爸爸媽媽如發揮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有需要時可以真正放下手機。
其次,家長可以與子女設立沒有電子產品的時段,如晚飯或睡覺前的10至20分鐘,可以是很靜態,情況有如學了靜觀的人士,亦可進行親子對話或在吃飯時不用手機,讓子女漸漸能感受到自己可以再次成功控制自己的身心,家長發現子女成功後便可循序漸進延長時間。
若子女未能進行靜觀或對話,家長也可以進行一些趣味活動,提供一些已被電子世界一網打盡的實物,例如沙漏計時器、指南針與鐵線、可以撥的電話、需要使用菲林的舊相機、精美的日記簿等,將手機裏看似便利的事物返回可以操作的實體,增加子女的生活經驗,希望能夠日後通過電子與世界接軌的同時,也不要失去第一手的經驗。
家長面對中學階段的子女,使用以上方法都可能失效,當家長責罵子女網絡成癮,關係會不斷惡化;當家長出言勸導而子女不領情,家長便要轉變自己心態,明白維持關係可能比杜絕網絡成癮更值得家長重視;若家長能理解他們所玩的電子遊戲或主動邀請他們教導自己一些資訊科技的新技巧,也是解開子女沉迷困局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