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的意義

香港中小學的課程仍欠缺情緒教育的概念及課時,能夠讓孩子認識個人情緒,進而理解別人的情緒,並學習接納及調節情緒的高低起伏。

生而為人,我們每一秒的心跳都是活着的證據。當身邊有人經歷生老病死,都會使大家產生情緒,而每一個情緒都是因爲活着才被感受到。甚至有人認爲,活着的意義就是爲了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既然大家從出生開始都會每天經歷不同的情緒,究竟應該何時開始接受情緒教育呢?

情緒是伙伴而非敵人

迪士尼動畫《玩轉腦朋友》利用生動有趣的動畫,把情緒形象化,大腦變成了控制室。控制室內有5位情緒掌舵人,亦是故事中的主角。「阿樂」在安穩的情況下做主導;「阿驚」在危險的情況下發揮警覺性;「阿燥」在遇到惡意或不公時抵抗;「阿憎」在實現自我時愛恨分明;「阿愁」在我們面對失落時,提醒我們要停下來安撫一下傷口,好好的跟所失去的道別。

鮮明的故事情節教育孩子人生課題──情緒管理。故事帶出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情緒是我們的伙伴,而非敵人。健康的心理在於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讓各種情緒按情況,在適當時候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然而,在東方社會的道德規範,較多強調犧牲小我去完成大家,我們要壓抑自己的個人情緒,還需要以最平穩、冷靜、理智的姿態面對他人。傷心的時候,身邊人會說:「不要再哭了」;生氣的時候,身邊人會說:「看開一點」。

我們身處的社會文化,會使大家不知不覺地收起自己的情緒感受,傾向選擇壓抑或迴避自己的情緒,直至情緒困擾至「爆煲」才被動地面對。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起伏或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但勇於表達情緒,並懂得尋求協助,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情緒是我們的伙伴,而非敵人。(《玩轉腦朋友》電影劇照)
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情緒是我們的伙伴,而非敵人。(《玩轉腦朋友》電影劇照)

情緒教育應單獨成科

「預防勝於治療」,為有需要的個案或家庭提供心理輔導的同時,更應該向大眾推廣心理學的知識,提高大眾對心理健康的認知。這樣就能提升大眾心理素質及減少大眾受到情緒問題困擾的機會。

芬蘭最近因「將情緒教育列入國家基礎教育法中的正式科目」一項倡議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研究指出,芬蘭多所小學從2至3年前開始將情緒教育列入每周一次的學校課程。

結果顯示,不但學校裏的欺凌行為減少了,同學之間的凝聚力還增強了。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提高,而且願意向老師傾訴困擾,以及懂得尋找成人的幫助;健康的心理狀態帶來更有效的學習成果。因此,當地的教育界認為利用教育資金來支持小學教授社交及情感技能是一項非常值得的投資。

有助化解青少年精神壓力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情緒教育並未成為一門學科。學校和家庭都會向孩子從小到大灌輸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縱使過往的通識科曾經加人個人成長的環節,或公民教育引導學生遵守社會的規範,但香港中小學的課程仍欠缺情緒教育的概念及課時,能夠讓孩子認識個人情緒,進而理解別人的情緒,並學習接納及調節情緒的高低起伏。

尤其當學童踏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經歷快速的變化。這些轉變會為青少年帶來精神壓力和困擾,容易造成情緒波動,甚至影響學業、社交和日常生活。因此,學校推行情緒教育課,可讓學生更了解自己,鍛練解決問題、與人相處和控制情緒的能力,並發揮潛能,令身心健康發展,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隨着社會發展,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變得愈來愈普遍,社交及情感技能在人們工作中反而變得愈來愈重要。世界經濟論壇亦在《就業未來報告》中提到,情緒智商是未來的十大技能之一。社交及情感技能可提高專注力和創造力,直接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香港要跟緊時代步伐,必須盡快從小學開始將情緒教育列為正式科目,那怕兩星期或一個月只有一節課堂,都可以循序漸進,孕育學童認識自身的喜怒哀樂,也學懂如何面對別人的情緒變化,培養身心健全的未來社會棟樑。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