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世上,何為真相?常引發一串追問和沉思……藝術的感觀或可推導出箇中共相。在灼見名家「益行游藝」專欄寫了《子母雞圖》,有朋友要我續一篇朱見深的《一團和氣》。多年前我在《信報》副刊(周末藝術版)的專欄曾撰寫此文,現再作次調整。況且適逢農曆新年,用中國文化核心《一團和氣》應節亦極妥貼。
笑逐顏開、手捻佛珠的彌勒
「一團和氣」的出處,源由宋朝朱熹的《伊洛淵源錄》卷三所引《上蔡語錄》:「明道(程顥)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傳說北宋著名學者程顥,偶爾在寺廟從一尊佛像肚內,得到失傳的丹書。他依書文所示,日夜不懈修煉,不久返老還童,慈眉善目,體放光華,坐若一尊泥塑雕像。
流傳説之言真假難斷,但程顥的《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散發出恬淨的心理狀態,即是內而存心養性,立身行己無所歉;外而待人接物,處事應世無所戾。
明憲宗朱見深登基後的翌年,創作工筆人物畫《一團和氣》,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是朱見深存世最有名的畫,也是故宮館藏中的瑰寶。
乍望之下,是一個笑逐顏開,體態渾圓,頭頂光滑,手捻佛珠,盤腿而坐的彌勒。行近端祥卻有3人,彌勒雙手環抱兩人肩背。左邊是髪髻道冠的長老,右面是頭戴方巾的儒士,左右促膝相接,手指各執經卷一端,與中間的彌勒圍擁。三人五官正側借位,合三人面目為一,角度奇特,聚首微笑。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師之作。
朱見深18歲登基後,執修前朝之故錯,冀望群臣萬眾一心。他本性善良,給忠臣于謙平反昭雪,初能贏得天下民心,但他既無野心也缺魄力。
闡述三教合一 立為治國期許
紙本設色的《一團和氣》,縱48.7cm,橫36cm,款署「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鈐「廣運之寶」,畫面立意精妙超脫,線條挺拔流暢,衣褶頓挫抑揚,造型詼諧有趣,巧妙幻變像中有像,圓滿融和無隙痕。並附一首御圖賛:「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道之良,而慧遠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 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綵筆。」
題識其上「嗟,世人之有生,並戴天而履地,既均稟以同賦,何彼殊而此異,惟鑿智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 ,雖近在於一門,乃遠同於四裔,偉哉達人,遐觀高視,談笑有儀,俯仰不愧,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噫,和以召和,明良其類,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 ,披圖以觀,有㮣予志,聊援筆以寫懷,庶以警俗而勵世」。
佛門傳說晉僧慧遠,人稱遠公法師,居住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背依山崖面臨丘陵,寺下有清泉流入一條小溪,環境幽深景色怡人。廬山自晉代起,已是揚名天下的人文聖山。那時陶淵明居栗山,山南有道士陸修靜。陶淵明與陸修靜相約,赴東林寺作客,三人講經論道十分投契,歸途中仍言之不盡,談笑而行,送客的慧遠不知不覺跨過了自己禁足之地──虎溪,老虎吼叫三人大笑。
一段生動的流傳故事,後世人常以此作詩畫題材。比喻儒、釋、道三教之親和。成化帝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亦以此典故創作,精彩絕倫的藝術語言,全面闡述儒、釋、道三教合一,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並立為他的治國理念與期許。
藝術天才皇帝 惜無政治手腕
這位年輕的新皇帝,才剛展開的人生捲軸。長久以來三教九流,錯綜複雜,派別矛盾,此起彼落。周圍彌漫一股不安之氣,囊括了多面的矛盾,內心和外部環境;外廷與內廷至後宮;他的私戀遭大臣們的反感;過度地寵信佛道,讓侫幸小人混入朝政。朱見深的藝術天才手指間的柔軟和溫情,卻毫無剛硬的政治手腕!
再則作為一國之君,怎可埋首書畫呢?大臣們奏疏要求皇上風雨寒暑不廢,日御文華殿,午前講學,午後論治,加上禮儀繁瑣,充滿感性的畫家皇帝,酷愛書畫滋養雙目,坐在龍椅簡直是一場折磨!君臣之間日益隔閡,無奈之下建「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的特務機構)讓宦官參政,令朝政紊亂國力不振。朱見深的《一團和氣》事與願違!
以「和」為貴是我民族家國之本,社會需要和諧的行為規範,以禮待人達成中和之善。新年伊始依然祈願「一團和氣」、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