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文,二人繼續討論有關教育出版的問題)
何漢權校長:
我想問問文灼非先生,香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份給教師的雜誌,居然不能生存,近10年來香港傳媒的心態,我是很不以為然的,作為一個傳媒人你如何去看待教育?
由《教師世界》至灼見名家所刊登的文章,同樣是很有份量的文章,最近流行的《中國好聲音》,教育的好聲音卻很少,教育的文章一般都不太吸引。我作為本書的統籌,由我寫《教評心宴》的第一篇文章,有一位很出色的漁商生意人看過我的文章後,講出了他的感受,令我覺得很感動,證明這類書籍是有知音的,我期待第二集的出版,即使沒有銷量,也應該去做。
校長的好聲音需要表達空間
我有一個從未發表過的構思,我最近參加2015年中學校長課程。在班上我是團長, 所有校長參加課程後,都要向教育局提交報告。我希望用這個好聲音的思維,由校長自由投稿結集成書,書名是《校長好聲音》或《校長也上課》,這本書是很值得出版。本港社會氛圍,大家都很怕這些聲音或文字被外界如何大做文章,要瞻前又要顧後,這都是與傳媒有關。像我們這類敢言的校長不多,大家都害怕所寫的被傳媒招話柄,我絕對諒解,無論如何我都會爭取出版。
近6至7年來,因為教育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會到內地去,看到很多感受也很深。最近到過浙江省紹興杭州很有名氣的紹興第一中學,魯迅曾在這所學校任職教務主任,校長告訴我,他們形容自己的情況是「戴着腳鐐去跳舞」,意思是難展所長,因為受到近區就讀執行過於嚴厲,學校雖然很有吸引力,卻不能在他區招收學生。在香港,我們的學校可以有30%自行招收來自港九各地的學生,相對來說我們應該要有幸福感。
另外,還到過上海女子第三初級中學,曾經在這所學校就讀過的名人有宋氏三姐妹、沈澱霞,學校同樣地要面對一個問題,我第二次聽到「戴住腳鐐去跳舞」這句話,又是因為近區就讀的政策,學校不能選擇學生,要自己努力拼博。學校搞了很多出色的課程,帶動學校冒升,該校的校長講了一句話,令我非常感動:「學校雖然有很多輝煌的歷史,但我們不能再停留在歷史裏,因為近區就讀的關係,我們有歷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裏有種子。」這是一個很大的觸動,以「這裏有種子」的概念,無論香港Band1、2、3的學校,種子如何去栽種才是最重要的,我會把這些「校長也上課」的聲音寫出來,讓大家分享。
另一個校長好聲音,是 PISA 的帶領者張文選教授,我是第二次聽他的演講,兩次的演講都很精彩,內地那種艱難、要兼顧那種政治的平衡。若要在上海參加 PISA,成功當然好,不成功的話就要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但他仍然排除萬難參加。當第一次參加 PISA 就被講成是造假,結果要經過多方面證明是真的,《紐約時報》也報道了是真的,這樣面對困難去開拓的精神,在座的50多名校長都感受良多。把這些都寫在書上,這些好聲音,我覺得香港應該愈來愈多才對,而不是愈來愈收窄,不應該會像當年的《教師世界》般的結束命運。回看我們學界的保守、怕事,沒有把好聲音表達出來,應要自我檢討。
教育議題亦不乏讀者
文灼非社長:
好聲音是一個很好的題目,內地的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家喻戶曉,人人都關注這個節目,歌手以參加這個節目為榮,如果教育能夠有這樣的一天,大家以教育作出精彩的分享,大家關心,甚至讓好的教育家,講出信念及教學的心得,達到這樣的水平,雅俗共賞是非常難得的。教育並非全是老師的事,出了校門回到家裏,大家往往就漠不關心,時間都花在看娛樂節目、連續劇。有些家長是很關心,很緊張的,讓孩子去補習、預備好考試、參加課外活動,用了另一個層面去關心。關於親子的網站有許多看,我太太很喜歡看一個網站,看看討論區的人講教育,大家都講怎樣教孩子、如何找名校、讀哪間名校最好。寫作的朋友,怎樣可以把題材寫得更加令人吸引好看,使大家都會覺得教育文章不是在說教,也不枯燥,這就是成功。
回看我們「教評心事」這個專欄,它在進步中,老師參與人數增多,寫的範圍也闊了,有些文章的反應是想像不到那麼好的,有一篇文章閱讀人數過萬,是有關人生的智慧分享,瀏覽人數比只講專業的教學課題的多。因為專業的課題一般讀者未必能掌握到內容究竟是關於什麼,如果將一些體會能夠很平易近人地去分享,反而效果更好,不用我們去宣傳推廣,讀者自然喜歡看這類型的文章。
好的文章就能打動人心
有些文章反應很好,讀者瀏覽的人數非常高,例如李歐梵教授的 〈一流大學從不緊張排名〉,視野不局限於香港,這是用另一個層次去看一流大學的文章,從哈佛、芝加哥大學的角度去看:「一流大學從都不重視評比,最近有一個評比,大家都很緊張,有很多報道,其實一流的大學是不會計較排名,本身是一流就是一流。」這篇文章在11月刊登,直至現在已經半年了,最近仍然有人在傳閱,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這篇文章有8萬多人閱讀過,讀者是來自全世界,包括香港、台灣、大陸、東南亞、北美,輾轉傳到作者那裏。也就是說好的教育文章,發自真心,就自然能打動人心,所以剛才何漢權校長提出的好聲音是很值得去做,以教育家的分享,校長、老師一同參與,就是好聲音,冀望教育文章能普及至家長和學生都愛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