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就「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紀念活動,學校向小學生播放日軍暴行片段,輿論掀起過一陣騷動。事件雖然很快平息,但當中折射出多個深層次問題,學界必須正視,否則難以適應時下局勢。
教局和學校步調不一
首先,此事的應對上,暴露了教育局與學校不成「隊形」。隨着國安法落實,社會表面看似風平浪靜,但仍暗流湧動,加上當時立法會選舉臨近,風馬牛不相及的小事,亦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炒作成政治議題,何況紀念活動本身就具有愛國教育情懷,局、校處理相關投訴時,應該抱持警覺,相互協調。
不過,公眾看到的卻是:一方表示依指引行事;另一方則說教材可依據需要調適。於理,雙方均「沒錯」;於情,這樣的說辭不是把彼此缺乏溝通的弊病,赤裸呈現於人前嗎?其實,教育局於每區均設有分區主任,聯繫區內學校,若局、校在問題萌芽之初,都能善用此機制,自然免去不少後續的發酵。
國安教育難行因民心未歸
另外,此事的核心潛台詞,展現出人心回歸還有漫漫長路。就是次局方初衷,與校方施教,藉公祭日讓學生認識民族苦難,珍惜當下,牢記「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是多麼堂堂正正的教學。
在國內,參觀戰爭遺跡、紀念館是核心教學內容,文娛藝術更經常以此為創作背景。在西方,學校從小講述猶太苦難、納粹惡行,集中營也是「家傳戶曉」。可知,是次風波的起因是戰爭殘酷不宜教授?是教材不合適?還是反動意識伺機而動?大家心知肚明。
任誰也知道,過去殖民地教育的遺毒是窒礙愛國情懷的主因,因此怎樣將之消弭才是重點。
本學年開始,教育局舉辦大量宣揚國家安全、中國文化、教師道德操守的講座、課程,每場皆座無虛席,報名甚至要多番候補。依此,不良的政治歪風,應該能在可見未來被掃出校園。實情是任講者再聲嘶力竭、侃侃而談,總與聽眾貌合神離,因為他們只為符合限期修畢的要求,來「走過場」的。
模仿殖民地語言政策就是良方
其實,殖民教育已為目前困境,提供了解決答案。據《梁一鳴:香港殖民時代教育政策秘聞》一文所述:殖民者初來港時,中國人和英國人是互相敵對分隔的態度。英人為推行英語教育,便提升英文的價值、強調學會英文更易立足於社會。
經一個半世紀薰陶,以及過去英語國家主導世界,崇英、崇洋的心態根深柢固,植根港人心裏。時至今日,依然是哪所學校用英語教學,哪所學校便會受歡迎。可想而知,語言教育對社會影響之深遠。
可是,時移世易,世界局勢東升西降,在茫茫太空宇宙內,除了英語、俄語,亦已有中文的一席之地。政府、教育局應大力提倡學好中文可便利謀生,否則,人心思外,小至融入大灣區、抓緊國家「十四五」規劃機遇等,在市民心目中不過一堆空話;大至隨時重演2019年的動亂。
總之,圍繞公祭日引起的風波,既突顯出教局與學校欠默契,更透視出人心未穩、反動蟄伏。政策上,確立中文的價值是建構身份認同的可行辦法。過程中,可預想必然遇上反彈,但無須忌諱強硬,必要時其他政策需讓路亦在所不惜。
動亂的教訓在在說明這是束縛社會的枷鎖,寧可現在鐵腕一些,日後慢慢調節,也不要像推行母語教學那樣半吊子。治港的愛國者,此刻應清楚告訴大眾:「遊戲規則已改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