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是香港人美麗且哀傷的集體回憶,不能不看!
傳奇電影《梅艷芳》,天天大賣,各個年紀的觀眾都有,行內人許多「大跌眼鏡」;我們太珍惜香港本土文化和歷史。有些人說:「熱愛本地文化,和愛國情懷相違。」未敢苟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愛香港和愛國家民族,沒有矛盾。
一直害怕看新片《梅艷芳》: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男人是會哭的。往事,給了太多原因流淚;但未來,朋友一個個如梅艷芳離我等而去;眼淚,留給當年而哭?還是留待明天應急?集體思念,比利刀更鋒。在2003年,4月,偶像張國榮之死,我傷心了大半年。
梅艷芳的神級魅力
梅艷芳,Anita Mui,香港歷史上最傳奇的巨星,被譽為「香港女兒」。她生於1963年,死於2003年的12月,留下斷腸的歌曲過百首,如《親密愛人》、《夢伴》、《烈燄紅唇》等;那年代,我們和她一同活過,香港最輝煌的歲月。梅有的,未必是深度,而是神級的魅力。
梅艷芳,自小,沒有爸爸,4歲便要跟隨媽媽登台賺錢,唸書不多;60年代,不管法例寫什麼,滿街都是「梅艷芳」,小女孩未夠10歲,母親拖着她的手,去工廠穿塑膠花;男孩子,則跟着師傅做學徒,沒有工資,只求三餐和住宿。
我認識的梅艷芳,是她走前的最後幾年,她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我是協會的義務法律顧問,為了這個原因,由梅艷芳策動的「天地不容」聲討行動和SARS疫情《1:99大匯演》籌款,我是「後勤部隊」,還記起大球場的舞台。
看到「側面」的梅艷芳:很蒼白、很瘦弱、很溫柔、很禮貌、很有凝聚力、很愛遲到一兩小時以上。很多人稱梅艷芳為「百變天后」,故此,不同人看到她台前幕後的不同面貌,我猜:晚上,高朋滿座,在她家飲酒、吃飯的友人,才算看到梅艷芳的「正面」。
在工作層面上,我感受到梅艷芳是女中豪傑,遇到搞不通的事情,只要「Anita會長」出馬,打幾個電話,誰人都從No變了Yes。Anita看人的眼神很堅定,把人的心靈也召去。她最受人尊敬的是「義氣」,扶弱鋤強、言出必行,電影中,她說:「對人、對歌,都要有義氣!」Anita的性情剛烈,剛初出道時,謠傳她手臂有紋身,但她一直不肯證明自己沒有,直至多年後,才露出粉臂。
早於1984年,香港有一部講述女主角顧美華回鄉奔喪,引發一段三角感情的細膩電影,主題曲叫《似水流年》;梅艷芳所有歌曲中,它牽動我情懷,自此,她成了我的偶像。
80年代,我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的法律顧問,我開律師所時,第一塊收到的賀匾,是張生所送的:他是70年代建築大王,每逢行業的「魯班先師誕」,他一擲千金,聘請當紅歌星在尖沙咀海城(今天的K11 MUSEA)和海洋皇宮(今天的海港城)夜總會獻唱,大受歡迎,故此,後來他進軍娛樂圈。
80年代的「紅館」演唱會,極多是「耀榮叔」出資的,誰人想搞演唱會,他便立刻送上一張支票作訂,我後悔不是歌星。他介紹了「金牌經理人」陳淑芬的丈夫陳柳泉(David)給我認識。約1987年,David告訴我:「張國榮和梅艷芳會去巴黎登台,你也身在那裏,一起來宵夜吧!」
當時,像個小影迷般興奮,可一睹梅艷芳風韻,激起心中浪花,可惜,我和他們的逗留日期,只重疊一個晚上。那夜,巴黎漫天寒風和白雪,聽着Anita的歌《蔓珠莎華》在等,但交通糟糕,最終沒有碰上。在90年代末,我最後也邂逅了這位偶像,時也,命也。
拍攝梅艷芳傳的憂慮
圈中人聽到拍梅艷芳傳,一方面高興,可向傳奇巨星致敬;另一方面,有三個擔心:誰演梅艷芳,當今的女明星,有沒有一個擁有江湖俠女的氣質?另一個擔心,梅艷芳是近世的,身邊的人還沒有走,故事怎好說?
因為法律上,死者的親屬,雖然不能代逝者起訴誹謗,但是在生的人,可以因為故事內容涉及自己,而錯誤地讓別人對自己有貶損的觀感,便可訴訟,舉例,誰敢說張國榮的故事,「唐唐」仍龍精虎猛,「敏感故事」碰不得;所以,業界都不敢拍《李小龍》的真實情況,因為他的遺孀,非常保護李小龍,打官司是等閒事。
最後是擔心拍這些「懷舊」片,調研非常重要,一景一物,都要回到數十年前,如果拍得「失真」,會遭指點。
今次,有眼光的投資者是百老匯院線的老闆Bill Kong,而他同事們的成功宣傳,應記一功。看報紙,他說決定拍《梅艷芳》,是因為當年答應了梅艷芳合作一部電影,現在履行承諾(不知道是否指大作家李碧華曾經準備過的一部電影,叫《小明星傳》)。
中外演藝歷史,都有類同的「苦命女子」,Anita像兩個人:一個是30年代的香港粵曲巨星小明星(鄧曼薇),她11歲學藝賣唱,歌曲《風流夢》紅得像今天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可惜一生被情所騙;30歲時,時為1942年,在台上唱到一曲《秋墳》的中段,吐血昏迷,翌日逝世。
另一個是Edith Piaf,1915年出生於巴黎的貧窮家庭,母親是街頭歌手,Edith從小便唱歌為生,《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紅遍全球至今,但她逃不出被情折磨、酒醉消愁,48歲時,肝癌逝世,時為1963年。
當然,在歌唱事業上,梅艷芳更接近80年代的麥當娜(Madonna),兩者都是爆紅於1980年初,把新女權主義搬到舞台上,以眩誇和大膽的聲色藝告訴大眾,女性不單止在政治上,和男性享有同等地位,更有權在感情路上,不理世俗,敢愛敢恨。
Anita的當紅歌曲叫《壞女孩》,Madonna的,叫Material Girl,我在想,假如梅艷芳仍在世,會不會如今天的麥當娜,和年紀相差40年的小鮮肉談戀愛?年輕人問我:「誰是Madonna?梅艷芳像Lady Gaga吧!」
選角神韻十足 成功避開鋒口
關於三點擔心,看罷《梅艷芳》,真心佩服,超額解決。新人王丹妮扮演Anita,神韻、小動作,俱似,一定下了很大的苦功!吃力又討好,還透出自己的魅力,絕不是「飲鴆止渴」的代品。香港電影史上,她是第二位「拷貝版」超級神似的;1964年,《不了情》亞洲影后林黛自殺身亡,留下未完成的電影《藍與黑》,由新人杜蝶接替,她當年技驚四座。
今次,古天樂演Anita的恩師劉培基,很是出色,收起了猛男的剛勁,滲出秀俏的高雅。至於演張國榮的劉俊謙,便缺乏了Leslie的陰柔,其他演員,演技一般,缺乏了真實人物梅愛芳、蘇孝良、何冠昌等的神韻。當然,許多都是後輩,並沒有在那圈子活過,舊人,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塊神秘面紗。電影不是模仿比賽,但是,如果演員能給觀眾surprise,那意外的快悅,會更了不起。
至於法律風險,這部電影成功避開了三個「鋒口」位:第一,它沒有談及常常「搞出大新聞」的梅艷芳媽媽;這母親在Anita死後,搞出多場的官司。那年,我為律師紀律審裁組服務,有一個公開判決,是關於一位律師和梅媽媽的「某種」協議,唉,也許這是Anita的續緣。
第二,Anita有多段「疑似」情史,電影沒有半點落墨,包括「鄒生」、「保羅」、「趙生」等等(而且,電影提及的,也只能用別名,例如「後藤夕輝」,而不是指近藤真彥);劉德華這單向platonic愛人也沒有講到。第三,梅艷芳在九龍塘酒吧被打一事,後來發展到兩個江湖「大佬」被槍殺,這部電影也不再描述下去了。
最後,我要向導演梁樂民(Longman)致敬,他是我中學英華書院的師弟,從電影美指變了金像導演,我問他:「要你再花6年時間,拍一部懷舊電影,可以嗎?」他笑:「唉吔,好事多磨,拍這些又要符合歷史背景、又要有戲劇性、又要重現當年影像,好『攞命』㗎!」這位師弟是完美主義者,為《梅艷芳》這電影下過的數噸心血,不懼重擔,每一個細節,如髮飾、服裝、道具、電腦特效等,都非常細緻,他能完成這作品,可以說「大難不死」了。
梅艷芳的時代
我曾在演藝圈的後門把關,也活過梅艷芳的精采香港年華,「心債」特多,例如電影提及一個女子叫「Tina」,對觀眾是沒有多大意義,但對我來說,卻勾起百千回憶。一如所料,看《梅艷芳》的兩小時,留下的男兒淚,把座椅都染酸了;追念,是絞痛的。
宛若,此刻如某周六晚上,尖沙咀的Hollywood East和Canton Disco、中環希爾頓酒店的嚤囉街Cat Street、德己立街的Disco Disco,突然見到Danny(陳百強)、Leslie(張國榮)、Roman(羅文)、Paul(鍾保羅)穿起「夜行戰衣」,活現眼前……沒有經歷過那年代夜生活的人,又怎能攀談梅艷芳時代。
《梅艷芳》散場時,觀眾依依不捨,彷彿回到2003年的紅館,看到白婚紗的Anita,沉重地唱出《夕陽之歌》;我希望有一部《梅艷芳前傳》,細述香港60年代歌壇的日子。前輩鍾叮噹當年在荔園遊樂場和梅艷芳日日夜夜登台,她說:「唉,能說出60年代歌女日子的,也『買少見少』了,恐怕有我啦、呂珊啦、張圓圓啦!那時候,更窮更苦的,必定是另一劇院的脫衣舞女郎們吧,曲終,自己把最後的『防線』也撕掉呢!」
梅艷芳的一生,充滿着如她所說「香港人永不被打敗」的精神,也如香港的「車仔麵」,甜酸苦辣的配料烹調其中,色味俱全,強濃味道的美食,湯面撒下的一點「女人香」;天呀,都20年了,仍被她的「胭脂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