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賢:日常用語尋根 追溯文化源流

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邀請李美賢老師主講「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從日常生活的用語,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追溯文化源流;藉器物解釋歷史,令過去的時代彷彿一下子「活」了起來!

「收而不藏」的李美賢老師,是研究少數民族歷史和服飾的專家。她曾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任教十年(2000至2010年),教授少數民族史、佛像藝術、敦煌文化、絲綢與刺繡(歷史與賞析)等,擅長講學時加入服飾等實物材料,透過接觸實物,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更可藉此了解工藝品背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根源。

仰韶文化已有絲織品

過去的周六(11月27日),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邀請李美賢老師主講「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從日常生活的用語,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追溯文化源流;藉器物解釋歷史,令過去的時代彷彿一下子「活」了起來!

國史教育中心校監丁新豹教授(左)與校長何漢權(右)向李美賢老師贈送紀念品。
國史教育中心校監丁新豹教授(左)與校長何漢權(右)向李美賢老師贈送紀念品。

李美賢老師講中華文化,由蠶繭講起。她說,繅絲先要把蠶繭放入熱水,抽出蠶絲的頭來,這個頭就稱為「緒」,因此人們常說「頭緒」,找不到便是「茫無頭緒」,很多蠶繭,便會「千頭萬緒」。因此,一本書的首篇文章便稱為「緒論」。

「為什麼中國的絲這麼重要,會遠銷至羅馬帝國呢?」李美賢指出,蠶絲的纖維長,可達到逾千米;蠶絲纖維幼細、強度高,絲織物質地輕薄、柔軟、彈性佳、吸濕性好、冬暖夏涼、容易染色,也不會引起皮膚敏感,因此歷來被視為高貴的紡織原料。

中國最早的絲織品,最晚在5300年前已在河南仰韶文化中出現。由紡織衍生的成語,有「絡繹不絕」、「絲絲入扣」、「一絲不苟」、「錯綜複雜」等。

「弄瓦」望女長大擅紡織

《詩經》裏有一首詩:「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因此,生男生女,稱之為「弄璋弄瓦」,弄璋就是生了男孩,給他玉璋把玩。那麼,生女「弄瓦」又是何意?原來「瓦」是古老的紡輪,是希望她長大後能善於紡織之意。

李老師又說,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襌衣」(讀如「單衣」)僅重49克,便是絲織品中的極品,輕似鴻毛的重量,至今無人能夠複製。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襌衣」(讀如「單衣」),輕如蟬翼,是中華絲織難得的珍品。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襌衣」(讀如「單衣」),輕如蟬翼,是中華絲織難得的珍品。

她指出,古代人穿衣重視場合,分為吉、凶、軍、賓、嘉「五禮」,五禮之中,最重要的是祭祀,《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祭祀,戎是出兵。祭祀要穿禮服,最重要的禮服稱為「冕服」,配上「冕冠」,於是有了「冠冕堂皇」的成語。

古代諸侯的禮服冕服和冕冠,極盡講究,因此有「冠冕堂皇」的成語。
古代諸侯的禮服冕服和冕冠,極盡講究,因此有「冠冕堂皇」的成語。

及冠及笄都戴在頭上

古代男子滿20歲,便舉行「及冠」之禮,表示已經是成年人了。男子戴冠是很重要的事,《國語‧晉語》云:「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牆屋也。」有冠而不冠,是不禮貌的。女子15歲,稱「及笄之年」,「笄」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後來發展為「簪」、「釵」等。杜甫有詩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

另外,古代祭服用的束腰帶,加在革帶之上,與冕服相配,「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由此衍生「紳士」、「搢紳」、「鄉紳」等詞。

藉敦煌壁畫了解古代時裝

李老師表示,從敦煌莫高窟的供養人壁畫《都督夫人禮佛圖》,我們可以看到盛唐流行的服裝和妝容,也可從女扮男裝的女子衣著看到唐宋兩朝的分別──唐代圓領袍內沒有護領,宋代則有護領。

敦煌莫高窟的供養人壁畫《都督夫人禮佛圖》,為我們打開一扇了解唐代服飾文化之窗。(Shutterstock)
敦煌莫高窟的供養人壁畫《都督夫人禮佛圖》,為我們打開一扇了解唐代服飾文化之窗。(Shutterstock)

俗語說:「拜倒在石榴裙下」,形容男子對女性的崇拜並為之傾倒。「石榴裙」是唐代婦女流行穿著的石榴紅裙子,唐代詩人萬楚有詩云:「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紅裙」即指石榴裙。

胭脂來自西漢北伐匈奴

甘肅祁連山的支脈為焉(燕)支山(位於武威附近),當地盛產紅藍花,匈奴婦女愛用紅色塗面,稱「燕支粉」。

自西漢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後,有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然而,紅藍花和「燕支粉」亦因此傳入漢地,慢慢演變成歷代婦女常用的化粧品「胭脂」。

西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意外給漢地引進了胭脂。圖為甘肅蘭州一處霍去病雕像。(Shutterstock)
西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意外給漢地引進了胭脂。圖為甘肅蘭州一處霍去病雕像。(Shutterstock)

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二之一)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