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立法會選舉提名剛剛結束,在90個議席中,共收到154份提名。在我們最關心的教育界功能組別中,共有5人參選,爭取一個議席,是競爭最激烈的界別之一,僅次於醫療衛生界的6人。
回顧1985年第一次立法會設有功能組別議席,當時教育界也有5人競逐,參選者是司徒華、高家裕、葉敬平、陳一東和胡少偉。最後由司徒華勝出。其後各屆,都只是有2、3人參選。上一屆,即2016年,由葉建源和蔡若蓮競逐,由前者勝出。再上一屆,即2010年,原本是由何漢權與馮偉華競逐,但在選舉論壇舉行了數次之後,馮所屬的團體(教協)隨即宣布,因馮健康欠佳而退選,另提名總幹事葉建源代替他。結果是由葉勝出。
其實立法會教育界議席,一直都由教協代表出任,因為其選民會員眾多,會的動員力量龐大,每次選舉的宣傳都是鋪天蓋地而來,選舉之前的一星期,更動用大量人手致電每一位選民會員,提醒投會的代表一票。所以與其說是投票予個人,不如說是投予這個會罷了。
教協缺席 選情難料
這一次因着教協的解散而缺席選舉,這對眾多候選人的選情,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失去該會的資源與及動員力,加上有慣性投票意向的教師缺乏了目標參選者,相信投票率會偏低。
上一屆葉建源取得45000多票,而蔡若蓮取得18000多票,這幾年間選民基數增加了,多了68萬多人成為選民,當中部分是教師選民,筆者有興趣知道以往投教協代表的那4萬多票,最後會否流向哪一位候選人?抑或這些選民索性不去投票,只剩下那1.8萬到2萬多的過往沒投予教協代表的選民去投票?
同時,如果選情激烈的話,會激發參選者努力去拉票,從而拉高了投票率。如果選情比較穩定,競爭氣氛稍欠的話,出來投票的人自然也會減少。總之,這一次教育界的選舉結果,的確是難以預料的。
5位參選人現在只有一個月的宣傳期,12月19日就是投票的日子。如何讓教育界選民,包括現職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老師,還有退休教師,以及校董和高等教育界教師等等,去認識候選人的資歷、往績、能力,以及教育抱負,從而作出抉擇,便顯得十分重要了。
如果平日已經有一定的曝光率,例如在傳媒發表意見,撰寫文章,出任研討會或者師訓課程的講者,在教育活動中有活躍參與度,也許會較為人熟悉。至於政府,傳媒或者民間團體可能舉辦選舉論壇,讓候選人闡述教育見解,接受主持和觀眾的質詢,亦是可以令選民了解參選人政見的一個好機會。 關心這次選舉的教育同工,不宜錯過呢!
不過以上都是理性的分析。事實上選民的心態是難以捉模的,如果沒有哪一位參選人在政綱或見解上有極為突出的表現,足以全面說服選民,他們可能選擇不去投票,或者根據另外一些準則去作為投票的依據,例如性別、背景、辯才、所屬學校的辦學表現,甚至只是第一印象,真的是說不清楚。
無論如何,參選人及其助選團隊在這個月內的確是夠忙的了。要在5個人當中脫穎而出,大家都要用盡腦筋,構思改善教育的點子,更需要去走訪學校,接觸前線的教育同工,動員老師群眾去投本人一票。參選立法會的確是一次體力、意志及能力的考驗。
各有所長 君子之爭
筆者有幸和5位參選人略有認識,同時也不是任何一位的助選成員,所以可以就個人對他們的觀察和認知,略談一下。以下按5人的姓氏筆劃順序排列,同姓氏的兩位就依遞交提名表格的先後而定次序。
丁健華先生。獨立人士。香港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主席。長期在幼兒教育界引進和推廣奧福(Carl Orff)音樂教學法,開發了一套「春夏秋冬」課程,以24個主題貫穿在、小、高班中運用。
本人和多位教育同工曾經參觀他有份管理的一間位於天水圍的幼稚園,是難得的擁有兩層獨立校舍的學校,特別是大堂中央的戶內多元活動中心,幼兒可以在這裏進行各種大小肌肉的活動,令人印象深刻。丁先生熱心教育事務,樂於助人,曾經出任區議員,社會歷練豐富。這次選舉提出「零殺校,保教席,尊重老師」為競選口號。
文詠詩女士。獨立人士。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校長。多年前和文校長同團考察海南教育。大家參觀學校的時候專注觀察,交流時踴躍發言,遊覽景點的時候開懷玩樂,紓緩平日工作的壓力。其後有機會參觀她管理的學校,是少見的一校兩舍設計,並且是一所「平民國際學校」,學生來自25個不同國家。
學生都能夠和諧開心地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當中,文校長和她的管理團隊並肩作戰,開創了一個獨特的充滿關愛的校園環境。她提出在校園與社會建立「愛的共同體」,參選是為了老師團隊,要為他們帶來安穩、喜樂和夢想。
朱國強先生。教聯會副主席。打鼓嶺嶺英小學校長。本人任職北區的中學校長時,便與朱校長認識。他曾經帶領學生參加本校舉辦的小學英語歌唱比賽,並親自彈結他伴奏。本人曾參觀其小學,印象深刻。他因地制宜, 花了不少心血,以專業園藝人才把學校建成一所「森林學校」。
其中結合了生命教育、環保教育,以及科技教育。吸引不少家長替子女報讀。朱校長又在校內師生之間推動正向教育,頗見成效。這次參選以「凝聚,服務同工。正向,關懷,貢獻」作為口號,堅持教育的核心是愛,校園要有公義、和諧和快樂。
林日豐先生。獨立人士。獅子會中學榮休校長。這所學校前身是職業先修學校,約在30年前,本人和林校長及多位教育同工,共同推動職業先修教育在學制上,課程上及編制上的改革,是比較少見的由下而上的教育行動。最後亦奮鬥功成。
林校長頭腦清晰,思慮周全,處事踏實。他曾任津貼中學議會主席。現在亦出任教育局及大學的兼任講師,承擔培訓校長和老師的任務,又常在報章分享學校管理的經驗和心得,推動教育專業,顯得有心有力。他提出的政綱是「參選,同行」。樂意在另外一個平台服務業界,把專業的聲音帶進入立法會,提升教育的質素。
林泳施女士。獨立人士。天主教馬利灣學校校長。也是香港校董學會的成員。她任職的是一所特殊學校,是照顧一些家境有困難的女生,並且提供院舍服務的。林校長具有心理學和輔導的背景,任教中學多年,並曾服務於教育局。
出任現職崗位,是需要無比的愛心和耐性。與她數次交談當中,了解她對教育的投入,勇於嘗試和創新。也在校長的崗位上,為學校帶來不少活力和新意。這次參選,林校長提出「相扶,建希望。同心,築未來」為競選口號,也得到一些資深教育同工支持。
筆者期望,以上5位參選者日後提出更詳盡的政綱,尤其是切實可行的教育改善方案,以讓選民作出比較和抉擇。 更希望這一次是「君子之爭」。5人所比併的是個人質素、專業承擔,以及教育遠見。過往選舉期間的政治小動作,就不要再出現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