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位牙買加裔國務卿、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鮑威爾(Colin Powell)於美國時間周一(10月18日)上午因新冠病毒併發症不幸離世,終年84歲。他的家人在Facebook上公布他的死訊:「我們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充滿愛心的丈夫、父親、祖父和一位偉大的美國人。」聲明中並指出,鮑威爾已接種新冠疫苗。
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前,鮑威爾與美國前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同為美國史上於華府擔任最高職位的美籍非裔人士,並曾為奧巴馬站台。
鮑威爾1937年生於美國紐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他於紐約市立學院畢業後,隨即加入美國陸軍。1960年代曾兩度在越南參戰,並因而受傷。他的公職生涯中曾服務三位共和黨總統:列根、老布殊及小布殊,並曾參與兩次伊拉克戰爭的決策。
手持白色粉末 指薩達姆有「大殺傷力武器」
1989年,他以最年輕之姿晉身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被認為是波斯灣戰爭中美國取勝的一大功臣;其後,他於2000年12月被時任總統喬治布殊提名出任國務卿,獲譽為「一座力量和常識之塔」。初時,他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後來卻支持小布殊的決定,被認為有份主導美國對伊拉克開戰。
2003年2月,他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言,手持一瓶白色粉末,指出伊拉克可能持有大殺傷力武器,爭取各國支持出兵。在911事件發生18個月後,美國正式進攻伊拉克,卻並未搜出核武或生化武器,最終鮑威爾因誤導性情報於2004年請辭。
鮑威爾曾在911事件10周年紀念中表示,有份讓美國捲入伊拉克戰爭是他的終生污點。「正如我們後來發現的,許多消息來源都是錯誤的。 我明白那次失敗的後果,正如我所說,我對那些資訊是錯誤而深感遺憾。」鮑威爾指出,他已經盡力分析所有證據,演講稿已經過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及所有專家過目,無奈支持出兵的決定「玷污」了他一生的記錄,其後他在著作《我贏定了:鮑威爾生活和領導的藝術》一再重申這個錯誤。
批評特朗普政策 呼籲勿敵視中國
2018年10月,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鮑威爾與另一位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Madeline Albright)接受傳媒訪問,抨擊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他認為,美國過度重視與外國的對抗關係,而忽略別國與美國的相異之處,應該重拾有對話的外交關係,不應視中國為敵人。
鮑威爾又感嘆美國政治趨向兩極化,對於共和黨右傾感到失望,並敦促特朗普停止侮辱女性和移民。
對於台海兩岸關係,他大力讚揚台灣的民主制度,據中央社報道,他曾說:「台灣不是問題,而是一個成功的故事。」2001年,他也在一個電視專訪中指出,美國有義務確保台灣能維持一定軍力水準。
支持香港政改 實現《基本法》構想
另外,他擔任國務卿期間曾兩度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會面,並稱讚香港回歸以來的發展,以及保障公民自由方面的工作。當時曾蔭權曾表示,「對會晤人士、學者及政界人士的迴響感到十分鼓舞。」
在港府撤回《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草案後,鮑威爾亦表示樂見港府尊重民意,並重申「美國強烈支持香港實現《基本法》的構想,推行政制改革和全民普選。」
拜登:鮑威爾代表外交與軍隊最高理想
鮑威爾去世的消息傳出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評道:「世界失去了我們所見過的最偉大的領導人之一。我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個人朋友和導師……我覺得我的心裏好像有一個洞。」
拜登則讚揚鮑威爾致力於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置國家利益於個人或政黨之上,「代表了外交和軍隊的最高理想」。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老友布林肯則表示,他是一位真正的公職人員,並形容他服役的日子充滿傳奇,可以說是最受尊敬的美國人。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擔任英國首相的貝理雅表示,鮑威爾是「美國軍事和政治領導層中的傑出人物,為人正直,能力非凡。他熱情富有幽默感,也是一位很好的合作夥伴。」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