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0 2025 18:08: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未來「增強人類」  可建設亦可破壞

政府把生物科技制定為香港四大創新及科技發展領域之一甚具策略性。然而,當中醫療科技背後的文化及倫理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否則創科發展的大計難免會弄巧反拙,香港最終淪為「社會病態之都」。

美國陸軍署理助理部長辦公室(研究與科技)於2016年4月發布《2016至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預測在未來的30年,創新科技的突破將會改變醫療科學。

未來醫療發達  或能治癒絕症

在醫藥發展方面,《報告》指醫療科技業界將廣泛利用基因工程,私人化藥物將會非常普遍,例如在未來,癌症、心肺疾病、認知障礙症,以及其他目前難以診治的疾病,將會由針對患者個人基因的藥物來治療。再者,針對增強思維能力的益智藥品將會炙手可熱,這些藥品會改變人類工作和學習的方式。

 另一方面,人體器官移植技術將會更先進、更普及化。生物假肢將會被直接連接到人類的神經系統上,從而提供與真實觸感極其相似的感官。再者,醫療科學家將利用脫氧核糖核酸(DNA)培養器官進行移植,這做法大大減輕對新器官的排斥,並減低致命風險。

《報告》亦估計未來醫療科技將會帶領人類突破自己的潛力極限,創造出「增強人類」。上世紀70年代電視中出現擁有「千里眼」、「順風耳」、「飛毛腿」等植入器官的「無敵金剛」(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30年之後將不是天方夜譚,尤其是在軍事任務上,裝置類似特殊功能的「增強士兵」將會大行其道。

在日常社會中,「增強人類」應用將會隨處可見,例如:物聯網連接的可穿戴設備(Wearables),將會把實時信息直接打入人類的感官中;外骨骼和與大腦連接的假肢將會使人類變得更加強勁,為老弱病殘恢復移動力;裝有探測器和嵌入式計算機的隱形眼鏡,或被永久植入體內的裝備,將給人類帶來可以穿牆的聽力、天然夜視,以及可以嵌入虛擬和增強現實系統的能力。

「增強人類」成趨勢  將加劇貧富懸殊

「科技發展永遠走在文化發展前面」是不變的事實,「增強人類」科技必然會為世界帶來巨大挑戰。那些負擔不起「升級肉體器官」價格的國家和地區,很有可能發現他們在未來增強社會中毫無競爭力。而且「增強人類」科技依賴網絡互聯互通,這安排則會讓人類的身體,甚至大腦,成為黑客襲擊的目標。更甚者,「增強士兵」無疑違反科技倫理,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軍事科技的增強將可能引發一場「更殘酷」的軍備競賽。

另一方面,先進醫療設施的價格,將會給各國醫療系統帶來無比的壓力。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救命資源會出現不均,而且隨着人類壽命增加,年輕人與老人之間對於工作及資源的競爭,將會嚴重加劇。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生物技術市場規模為7528.6億美元,預計 2021年至2028年將以15.83%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大。由此可見,生物科技商機無限,香港在這領域的研究世界馳名,所以政府把生物科技制定為香港四大創新及科技發展領域之一甚具策略性。

然而,當中醫療科技背後的文化及倫理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否則創科發展的大計難免會弄巧反拙,香港最終淪為「社會病態之都」。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