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中「三重彩」行「大戰略」 新人上場抗中之意愈決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專欄分析,美國睥睨世界、狂妄自大,之所以未闖下足以亡國的大禍,在於其民主化政制,令當政者未能動輒對外用兵。而中國「大戰略」目的針對美國,極具遠見。

古希臘人希羅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0年至425年)的巨著《歷史》記述,公元前492-490年,波斯君主大流士一世兩度發重兵遠征希臘,初期奪取希臘數省,但當其3萬多人的大軍對雅典發動攻擊時,在馬拉松平原被不足萬人的雅典軍隊擊敗。這是波斯軍隊遠征首度遭逢重挫,馬拉松這個地名亦永垂史冊。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分析,波斯大軍在雅典敗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大流士一世的軍隊多為被迫入伍的奴隸,上戰場的雅典軍人則為自由人,後者若戰敗,「機會成本」太高,遂全力拚死一戰,以少擊多,終於把來犯的波斯軍隊擊退。

盛極而衰皆因被勝利沖昏頭腦

不過,據希羅多德分析,波斯帝國盛極而衰的根本原因,是大流士被勝利沖昏頭腦,以為雅典是囊中之物,因此掉以輕心。

希羅多德指出,自然災害、社會失序和經濟衰退,均非導致帝國沒落的元素,波斯的淪亡便是顯例。公元前5世紀,波斯如日中天,其盛極而衰,竟然發生於經濟全盛時期!事實上,大流士治下的波斯帝國,經濟影響力伸延至西班牙和中國,政治和軍事勢力則南觸今之巴基斯坦、北及流經歐洲多國的多腦河;更重要的是,波斯帝國年度「海外入息」逾14000塔蘭特(Talents,古代貨幣單位,大流士在位時一塔蘭特可造一艘戰船),其「購買力」之高可以想見。大流士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正是這樣傲慢,他才會衝出中東攻打雅典而吃敗仗。

民主制度抑制着美國的狂妄

在奧巴馬總統任內(2009-2017年),有論者指出美國會走上大流士的老路,以當時特別是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睥睨世界、狂妄自大,在和平時期不斷擴軍黷武,以鞏固其霸主地位;在經濟上則無限印鈔。美國所以如此囂張,在於她自信在軍事上無敵手,可藉印鈔讓美國經濟長期向好。

林行止認為,美國之所以未闖下足以亡國的大禍,在於其民主化政制,令當政者未能動輒對外用兵,即使被動捲入或主動發動戰爭,亦會在符合本國利益之時收兵,因此不致泥足深陷,傷了國本。不過,如今美國遇上國力足以挑戰其霸主地位的中國,其外交政策是否會變,世人翹首以觀。

中國大戰略針對美國極具遠見

白宮國安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的新書《長期博弈──中國取代美國的大戰略》(The Long Game :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剛於7月上旬出版。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定定對杜如松有一針見血的評價,他指出,年輕一代「中國通」如杜如松,他們眼見中國經濟快速騰飛、國力迅速增長、逐漸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構成挑戰,因此,他們不再如老一輩對中國態度相對溫和,而是以美國的競爭者、挑戰者的角度看中國。

杜如松認為,中國能夠全方位崛興,在於過去約30餘年中了「三重彩」(Trifecta)──天安門事件令中國看清中美有難解的意識形態差異,以及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海灣戰爭令北京知道美國軍力極具威脅性;蘇聯解體亦提醒北京美國有餘力隨時把矛頭直指中國!

林行止指出,中國「大戰略」目的針對美國,極具遠見。換句話說,國際情勢之變,是習近平放棄鄧小平路線的底因。他認為,「大戰略」的策略走對了,但「戰狼外宣」應加節制、收斂,以免予人以狂妄自大的印象。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