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港大舍堂從傳統尋找新方向,在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周立偉博士主講探討港大舍堂文化後,由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院長楊綱凱主講分享中大書院教育的文化精神。
整理:朱淑滎
書院乃大學另一教育平台
楊綱凱教授:很高興今天可以向大家介紹香港中文大學作為書院型大學的組織、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在中文大學,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屬於一個學系及一個書院。我是理學院及敬文書院的教授,這個分類的方法,與香港大學舍堂的收生方式有不同之處。
書院在中大的歷史中,早於大學存在,可以說是歷史上的偶然,亦代表了非常優秀的傳統。然而,除了這些面向,書院亦是大學的一個教育平台,向學生提供了博雅教育及全人教育的機會。書院不等同於舍堂,書院除了提供住宿外,更是一個學術單位,具有明確的教育目標,而老師在書院的貢獻會被列作評估的一部分,足見學校對書院教育的重視。
在祟基、新亞、聯合、逸夫以外,「三改四」時另增加了五間書院。當時,我們希望能為同學提供不同的選擇,因此並沒有比較新舊模式的好與壞,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向去選擇。最大的四間書院各有3,000學生,學生宿位的比率不太高(但另能保證本地生有一年的住宿)。另外兩間中型的書院各有1,200學生,能提供一半學生宿位。最後的三間最小的書院都有共通點,就是全宿,保證所有學生四年內都有足夠的宿位,以及共膳,每星期有三個晚上會所有師生一起享用晚餐;而院長亦必須住在書院的宿舍。
為何一所現代的研究型大學需要有書院制度?在有學術研究上有所成就的大學,學術上都會有一定的規模,慢慢地就會變為學科主導。與之對比及互補,書院制度就是以教育主導,為大學同學提供一個跨學科的元素,讓不同學系的同學之間一起生活、互相學習,有交流溝通的機會,關注學生的成長。因此書院制是學生主導,為同學提供了不同的硬件及軟件,希望學科以外的達至全人教育的目標。
來自世界各地的宿生
剛才說過書院是一個學術單位,同學的畢業要求內,有一部分通識教育的學分必須來自書院的活動,要求學生分組做一個跨學科性質的研究報告。書院院長及教師有責任去幫助學生們學術上的發展,這體現了不同書院之間的學術願景。在學生比例上,以敬文書院為例,學生人數有300人,會有200名本地學生、50名內地學生,以及20個由外地來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每個學期都會有約3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期間刻意安排他們和本地學生共用房間,亦會盡量邀請他們出席共膳活動。
我們亦會組織一些師友計劃,在外界邀請社會人士擔任學生的導師,舉辦不少的語言文化學習活動,亦會組織書院的同學參與不同的社會服務,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設計與主導,服務社會之餘又可以達至自我成長。書院亦提供一些名額讓學生可以到外地交流。
書院的目的,就是透過生活教育的方式,令他們可以愉快地學習、成長。
哈佛大學前理學院長 Harry R. Lewis 教授,在他的著作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 中,特別提到,他認為本科教育應該做的事:
“the fundamental job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o turn eighteen to nineteen year olds into twenty-one and twenty-two year olds, to help them grow up, to learn who they are, to search for a larger purpose for their lives, and to leave college as better human beings.”
他在這裏完全沒有提任何專科方面的事情。當然我們的教育必須提及專科教育,但是書院校育亦有他重要的教育任務,我自己認為這亦是書院教育應該抱持的座右銘。
第三環節為校友分享,先由香港中文大學校友代表包括崇基學院校友會會長陳早標先生、新亞書院校友會會長黃浩潮先生、聯合書院校友會會代表張雙慶教授、逸夫書院校友會會長陳偉峰先生,最後由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教育事務關注小組召集人葉國洪博士綜述總結。
陳早標會長:書院是介乎大學學科與住宿之間,不是純粹學習、上課,或是睡覺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與人交流。我將其總結為三點,第一是文化,每個書院都有自已獨特的文化,而崇基的文化就是有基督教背景,由內地13間學院來港組成。雖然我不是教徒,但仍感受到基督教對學生的薰陶,我最記得有句格言:「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崇基書院的基督教教育正正是教人的靈魂,培育學生將來令社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於前年成立了服務學習中心,讓學生服務社會。第二是通識教育,比如我以前是主修生物系,書院規定要修一些非理科的課程,令同學的學習更多元化。第三是傳承,崇基的學長計劃全由崇基校友擔任,更容易與新生產生共鳴,我們亦有自已的校董會,有自已的基督教網絡。總括來說,學科就如父親一樣,教我們如何利用知識去貢獻社會,書院就如母親般循循善誘,教我們與人相處,宿舍就是兄弟姊妹。
黃浩潮會長:新亞書院於1949年由錢穆、唐君毅、張丕介三名著名學者所成立,當我們講起新亞精神,大家都熟悉一句:「手空空,無一物。」。唐君毅於文章記載新亞當時由一班流亡的學者、同情新亞的社會人士以及學生於極之艱苦的情況成立,由此推斷新亞精神就是一種奮鬥拼搏,但錢穆說並非如此簡單。1953年,新亞校歌完成,從校歌歌詞可以看到「手空空,無一物」這一種卓越奮鬥精神正正是支持着新亞人不斷向上,求學與做人需平頭並進,融會貫通。校訓中的「成名」,「成」就是教導我們德行上尊重自己與別人,對自己內外合一,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在我讀書的年代,同學必須修讀大一、大二國文,而國文正正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亦需修讀中國歷史。第二新亞精神是對中國文化一種尊重和樂觀的態度,希望新亞人畢業後能承傳以及推廣。書院對內對外都籌備了不少工作,如錢賓四生生等人的學術文化講座、中國儒學講座,致力推廣新亞文化。
張雙慶教授:聯合書院比較特別,很難說它有特定的精神,因為書院成立於1956年,由五間書院聯合組成,每間小書院各有不同精神。直至1967年才出現聯合書院明確的精神,當時書院的籃球隊打入大專盃決賽,校園四周張貼住支持校隊的海報,「發揚聯合精神」就是包含團結、凝聚學生力量的原素。書院作風自由,就以中文系為例,當時學術界仍較保守,聯合是首間引進現代文學的書院,請現代文學作家授學如余光中教授,這方面亦看到聯合書院務實創新的特點。
陳偉峰會長:1989年由邵逸夫爵士捐款1億1千萬創立,無悠久歷史背景又無宗教背景,書院精神都是近幾年才確立。我們書院院訓是「修德講學」,修德以居仁由義,講學以溫故知新,兩者兼備,才接近君子的境界。而書院的口號是「臻善存德,居高懷仁」,與院訓互相呼應,強調同學在追求卓越之餘仍注重操守,居於領導地位仍懷有仁愛之心。精神可分為兩個層面,外功與心法。逸夫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規定學生繳交畢業專題研習,這點優勢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時間發揮創意與動員能力。每年逸夫都有四大活動包括周年院慶、歌唱比賽、迎新營與「逸夫里」綜合晚會,策劃推動全由學生負責,透過這些活動能夠提升同學的領導和溝通等技巧,以八個字來總結外功,「逸夫精神,無所不能」。而心法就是五大支柱,分別是誠意正心、服務社群、關懷祖國、放眼世界和致力環保,希望培養逸夫人成為有內在素質的社會領袖。
葉國洪博士:我們聽到各書院的校訓,其實背後都有濃厚的儒家精神,主張驚世智育,培育人才,以中國文化為號召。中文大學立足於承傳中華文化,強調為學做人,追求卓越,兼帶動國家向前,同時講求國際化,全球化,結合世界潮流。
系列文章(全三篇):
(一):港大舍堂從傳統尋找新方向
(二):中大書院 博雅環境育人成才
(三):舍堂教育德智俱備 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