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吡大賽:四歲功名.一生一次

香港打吡大賽可說是馬王誕生的搖藍,自1977至1978年度開始評選香港馬王以來,先後有多匹打吡冠軍在同一季度榮膺香港馬王,而獎金也曾經是全球第二高。

編按:香港歴史學家丁新豹博士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香港回歸後一群熱心的歷史界人士一直希望重拾中華民族為地方修志的傳統,後得團結香港基金協助開展編纂《香港志》。編輯過程中不時有香港歷史逸事,值得與讀者分享,本社特轉載相關文章,以饗讀者。

2021年香港打吡大賽(Hong Kong Derby)3月21日在沙田馬場圓滿舉行,世界各地的打吡大賽都只限3歲馬參加,為何香港的打吡卻只供4歲馬參加?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香港打吡大賽的歷史。

賽事源自英國  獎金世界第二

香港打吡大賽源自英國,首屆賽事在1873年於跑馬地馬場舉行,比香港賽馬會的成立早11年,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的本地大賽之一,除了在日軍侵佔香港期間停辦外,一直是香港馬壇最著名的大賽。

隨着香港賽馬事業的發展,香港打吡大賽的賽制不斷轉變,以總獎金來說,在1971至1972年度,即香港賽馬轉為職業化的第一個馬季,當時為3萬港元,現為2400萬港元,是全球獎金第二高的打吡大賽,僅次於現時日本打吡大賽的4億3200萬日圓(折合約3075萬港元)。

香港打吡大賽參賽馬匹的質素也不斷提高。20世紀中葉前,參賽馬匹主要來自中國內地的蒙古小馬,直至業餘賽馬時代後期,馬會開始從澳洲引入純種馬,並多次改良進口馬匹的制度,提高馬匹質素,參賽馬匹的水準才相應提高,近年更可謂拾級而上。

本土馬匹屢勝  獲譽四歲功名

2005年的香港打吡大賽冠軍「爪皇凌雨」在2007年勝出杜拜司馬經典賽,成為首匹在海外奪取國際一級賽的香港打吡冠軍賽駒;2017年香港打吡大賽的季軍「美麗傳承」其後攻下多項國際一級賽,先後兩度榮膺香港馬王,更於2019年世界馬匹年終排名上位居第四位,成為歐洲以外排名最高的賽駒;2020年打吡冠軍「金鎗六十」自同年12月起先後勝出香港一哩錦標、董事盃及香港金盃三項國際一級賽,擊敗多匹本地及海外名駒;2021年應屆冠軍是「達心星」。

比賽途程方面,首屆香港打吡大賽途程為2400米,其後經過多次變更,自2000年起定為2000米。參賽年齡方面,最初香港打吡大賽並無限制參戰馬的年齡,直至1981年只限4歲賽駒增加,故此項大賽又被譽為「四歲功名.一生一次」的馬壇盛事。1978年,沙田馬場落成啟用,打吡大賽自此移師沙田。

世界賽駒雲集  成熟程度不一

現時,世界各地的打吡大賽都只限3歲馬參加,為何香港的打吡卻只供4歲馬參加?因為香港賽馬匯集南半球(來自澳洲和新西蘭)和北半球(來自英國、法國、愛爾蘭)的賽駒,牠們的成熟程度不一,而且從海外進口的3歲馬需要充足的時間適應水土,因此有需要等待馬匹成長至相約的程度,確保牠們在成長情況較為接近的情況下競逐,以示公平。

香港打吡大賽可說是馬王誕生的搖藍,自1977至1978年度開始評選香港馬王以來,先後有多匹打吡冠軍在同一季度榮膺香港馬王,包括「足球」(1982年)、「同德」(1983年)、「翠河」(1991年)、「雄心威龍」(2011年)、「佳龍駒」(2017年)等,其中「翠河」更三度登上香港馬王寶座。

香港打吡大賽舉辦之初,只受一群喜愛賽馬的居港外國僑民關注,隨着香港社會的變遷,此項大賽日漸深受本地華人和外國人歡迎。1918年2月26日,跑馬地馬場在打吡大賽日期間,看台上層的竹製棚架斷裂崩塌,下層熟食小販的火爐傾倒點燃竹棚,引發大火,造成約600人喪生。

在1930至1970年代,香港打吡大賽是夏季大馬票的開獎賽事,促使這項大賽更深入民心,時至今日,香港打吡大賽已為本港一年一度的馬壇盛事。

「香港地方志」系列之三

延伸閱讀:〈疫症不分國界︰1968年香港流感〉〈古代香港的採珠業〉

作者介紹:

黃柱承先生,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編輯、歷史網誌作家、香港檔案學會會員,研究興趣為香港賽馬史和香港政治制度。201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史學文學碩士課程,並獲頒文學碩士獎學金,同年加入香港地方志中心,參與《香港志》的編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