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百里、《武穆遺書》與大佛光寺

長久以來,纏繞徐志摩一生的孽海情債,固然惹人關注。然而,他和梁、林的交往又何止於情愛方面呢?一起重新審視梁林畢生之輝煌成就,從而一起緬懷他們默默耕耘的決心,並且領略金庸對他們投以無比敬意的情懷。

承接上文:〈徐志摩與歐陽克:歎息康橋〉

「震驚百里」出自《周易》第51卦「震」卦。該卦卦辭曰:「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金庸在新版《射鵰英雄傳》,以「震驚百里」為「降龍十八掌」其中威力極大的一招取名。

情愛以外  更是敬意

論述過徐志摩與歐陽克的關係後,筆者將在下文跟大家研究一下,查良鏞的另一表親蔣百里。蔣百里一家在查良鏞心中地位非凡,對金庸創作《射鵰》三部曲以至其他作品亦影響深遠。不過,要求證小說內飾演他們的角色,必須回顧梁、林尋索古建築期間,歷盡險阻的史實。

長久以來,纏繞徐志摩一生的孽海情債,固然惹人關注。然而,他和梁、林的交往又何止於情愛方面呢?我們不應忽略徐志摩的新月詩派對近代文學的撼動,更不能輕視梁林在建築和藝術上的卓越建樹。讀者若然只着眼於他們某些逸聞片段,就會如只窺看過《九陰真經》下卷的部分,在企圖了解自己想研究的對象時,茫然墮入一知半解的窘況之中。

金庸心儀梁林;既然銳意為前輩作傳,當然不會止於記錄兩人的情感舊事。讀過筆者的《射鵰解謎》後,大家大概也會敬佩梁林二人既能堅守傳統,又有奮勇創新的宏圖大志。他們苦心鑽研之成果,真是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筆者再三重提這些要事,旨在於破解啞謎之外,再進而帶引讀者重新審視梁林畢生之輝煌成就,從而一起緬懷他們默默耕耘的決心,並且領略金庸對他們投以無比敬意的情懷。

Wilma Fairbank專書梁林二人發掘中國木建築。
Wilma Fairbank專書梁林二人發掘中國木建築。

射鵰英雄  兩大主幹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國修畢建築學,已自覺需要肩負兩項保護中國古老建築文化的重任。首項任務,是到實地調查,以求「破譯」宋代天書《營造法式》內深奧難明的營造術語。金庸以郭黃反覆揣摩《九陰真經》總綱之怪文,即是天竺梵文之含意來做比擬。

而另一項重任,乃起因於日本建築歷史學者以偏概全,甚至帶有貶義的論說。他們居然斷定只有日本國土上,仍存在歷千年以上的木構建築。思成盼望盡早覓得仍屹立於神州大地的唐代木構,以證其言論之虛妄。梁林連同「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努力探索,終於找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並證實其主殿東大殿是建於唐朝大中年間。金庸把這段經過,轉化為郭黃破解謎題,並奪得《武穆遺書》的幾番驚險奇遇。

筆者在上卷已解開了部分謎題。現已知道,曲三酒館內的密室是用作比喻敦煌石窟;韓世忠將軍題上岳飛詩詞的書畫,金庸以之暗指石窟內的「五台山圖」。思成就是從這幅壁畫上,找到標示大佛光寺在五台山的位置。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是中國佛教聖地,唐朝時已因為是文殊菩薩道場所在而聞名域外。它位處於山西省五台縣的東北隅,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峰頂平坦寬闊,故稱五台。五台山亦形似手掌,五峰如五指,五指圍內地方稱為掌心;金庸遂以鐵掌幫五指峰來象徵五台山。讀者若能嘗試從上述幾件事物相類之特徵來聯想,自然會感到金庸在繪形繪聲。當然這同時又可證明他故弄玄虛,運用啞謎來遮掩原本是梁、林的故事。

手繪陝西省貌。
手繪陝西省貌。

層層解構  真相透現

其實作者早已埋下眾多解謎指引。我們重新審視第一回〈風雪驚變〉,已發現金庸借大金國來影射對中國國土虎視眈眈的軍國日本。宋人段天德聽命於完顏洪烈(按:段氏就是國務總理段祺瑞),包惜弱被矇騙之下成為金國王妃,而楊康也因此改姓完顏。

這幾幕正正是暗喻日本在一戰後,以欺壓手段來強奪東北三省主權這一段歷史。既然梁、林的競爭對手同樣來自日本,我們就有足夠理由來推論:金庸是依循歷史脈絡而安排金國王爺完顏洪烈來充當日本建築專家的。於是郭、黃也務必先於完顏奪得《武穆遺書》,以免金人以書中兵法攻打大宋,以至百姓塗炭。

金庸撰寫〈大鬧禁宮〉,其目的是述說梁、林不甘後人,與日本建築歷史學者展開雙方對壘的競爭。以下完顏洪烈兩段說話,是十分重要的提示:

小王參詳岳飛所留幾首啞謎般的詩詞,又推究趙官兒歷代營造修建皇宮的史錄……宋朝也真無人,沒一人知道深宮之中藏着這樣的寶物……

從上引文字可知,完顏洪烈不單聰明過人,既能破解岳非隱藏的啞謎,對宋朝皇家宮殿史錄也會用心推究。他是一位金國王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他亦是集兩位日本建築歷史學者於一身的角色[1]

完顏洪烈還提到,金國曾經派人深入大宋國境,勘察京畿地形。

……我大金正隆年間,金主亮見到柳永這首詞,對西湖風景欣然有慕,於是當派遣使者南下之時,同時派了一個著名畫工,摹寫一幅臨安城的山水,並圖畫金主的狀貌,策馬立在臨安城內的吳山之頂。金主在畫上題詩道:

『萬里車書盡混同,
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
立馬吳山第一峰!』

完顏洪烈大放妄言後,金庸描寫郭靖和楊康的反應:

楊康讚道:『好豪壯的氣概!』

郭靖聽得惱怒之極,只捏得手指格格直響。

金庸以簡短幾句,就反映出兩位忠烈之後對金人狼子野心的態度,已是涇渭分明。郭靖為國為民而義憤填膺,楊康認賊作父,戀棧權力的心境也躍然紙上。

梁思成(左三)與林徽因(左二)在宮殿上合照。
梁思成(左三)與林徽因(左二)在宮殿上合照。

大鬧禁宮  暗藏三事

比對現實歷史,日本大正年間,已派遣考察隊到中國境內,窺探幾個古都的宮殿和佛寺。筆者參考過日本建築歷史學者伊東忠太的著作《手繪天朝》之後,已幾可肯定,完顏所指那位著名畫工,就是伊東先生了。請讀者注意,從甲午戰爭前到日本全面侵華,其間一直有日本軍事間諜潛入,詐稱旨在攝影與測量,實情是搜集軍事情報,處心積慮為日軍全面入侵作準備。

《手繪天朝》中譯版書影。
《手繪天朝》中譯版書影。

〈大鬧禁宮〉還有另一主旨:暗中反映下面的一些歷史事實。一、思成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後,每日到故宮,向老工匠請教清宮營造法則,以此增進木構知識;二、梁林和學社成員在1935年,擔任北京天壇復修工程的顧問;三、徽因以女兒之身,得以踏足在祈年殿屋簷瓦頂,成為史上首例。從種種跡象看來,郭黃在臨安禁宮「飛簷走壁」的輕身功夫,以及郭靖使出「降龍十八掌」與敵人對戰[2],就是金庸以武俠方式來「轉錄」梁、林在北京故宮的陳年事跡。

現在大家都已清楚見到,原來小說各個場景,都是在反映史實。也一再證明金庸借古喻今,以近代史料為藍本,調配重組後,再挪移到宋代來創作《射鵰英雄傳》。

從佛光寺  到國防論

金庸已多次表明自己是個說故事人,因此他創作時也得順從歷史軌跡。梁、林覓得千年木構佛光寺東大殿;郭、黃也必然會奪得岳飛遺作《武穆遺書》。換言之,金庸改樑換柱,以《武穆遺書》取代梁林於1937年發現的佛光寺。原來在同一年,蔣百里振奮人心的著作《國防論》由上海大公報社出版。筆者想到,金庸再一次使用挪移乾坤之法,《武穆遺書》其實就是《國防論》。

梁林覓得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重現了歷久不衰的中華文化精髓,為國人一雪前恥,吐氣揚眉。更值得敬佩的,是他們無須依靠武力揚威,以實證向當年蔑視中國人才能的大和民族,顯露國民抗拒欺壓,不亢不悲的堅韌精神。

可能讀者會有一個疑問:金庸為何以《武穆遺書》來代表《國防論》呢?筆者在該書的扉頁,看到蔣百里先生留下這句話。

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這句話成為當時中國戰士堅毅抗戰的座右銘。可見,梁林和蔣百里各施其法,卻同樣地向世人說出凜然大義。原來如此!蔣百里不愧為梁任公門生,他的理念和梁林根本是同出一轍,他們都是剛強不屈的俠義豪傑典範。我們也由此得知,金庸熟悉史事,心思細密,不會隨便拼湊互不相干的事情來創作小說。

蔣百里與《國防論》。
蔣百里與《國防論》。

無奈世間無常,悲欣交集。梁林如願未幾,侵略的戰火已在當年的7月7日燃燒起來,他們將要面對無窮無盡的艱苦歲月。徽因一向體弱,抗戰走難期間肺病復發,要長期臥床休養,更曾誤傳出死訊。金庸於是安排郭、黃奪得《武穆遺書》時,黃蓉被裘千仞鐵掌重傷。兩人慌亂之下,找到已皈依為僧的南帝「一燈大師」,求請大師療傷續命。

下一篇將會談談梁林發現第一國寶佛光寺,而意外地與香港奠下了千載難逢的緣份;也會闡釋金庸藉着改版,再向讀者提示書中的岳飛就是代表他心目中的蔣武穆,即是蔣百里。

注釋:

  1. 完顏洪烈還「飾演」常盤大定和關野貞兩位建築歷史學者。這兩位學者曾合著《支那文化史蹟》,由日本法藏省於1941年出版。
  2. 梁思成在調查報告中已形容自己在測量古建築時在「飛簷走壁」,金庸無須花心思去構想這些武功招式。

個人簡介:

「庚戌子」是寫作新手。未遭遇過戰爭洗禮,但經歷過朝代更替,千禧巨變。喜歡尋找另類角度去解釋事物,在兩個世代夾縫中做橋樑的工作。見到近年世事問題多多,嘗試用有限的智慧在日漸沉澱水清的歷史內,找可以解惑舒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