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顯姿墓誌》是北魏(386-534年)正光二年(521年)刻的。1927年,它在洛陽北出土,高67.1厘米,寬67.3厘米,碑文21行,每字的高和寛約2厘米。此誌雕刻甚精,文字的筆畫纖毫畢現,是學習書法的極佳範本。
此誌是為北魏宣武皇帝(在位499─515年)的第一貴嬪夫人所書。書法是北魏書體的精品。它用方筆,起筆和收筆都有稜角,結體堅實,給人強勁峻峭的感覺。北魏書體的撇、捺和鈎都非常開展,此誌都具有這些特點,而撇的用筆特別修長,而且掠出典雅如飛簷狀的弧筆。這貞堅而帶抒情的書風與墓主人的身份十分匹配。梁啟超(1873-1929年)說它書法「於俊拔之中,別饒韶秀」是很中肯的評語。這裏用實例討論這篇書法獨特的地方。
堅不可破的結體
《司馬顯姿墓誌》的結字緊密。筆畫總鑲嵌得無懈可擊,不僅幾部組成的字如此,寥寥幾筆的字也處理得十分紥實。我們在圖一選出王、祥、終、巍、靈和蟴六個字來討論。王字的三橫用幾乎等長的筆畫寫出,畫的排列也非常緊湊,使整個字就像一個方形的實體,堅不可犯。祥字左右兩旁互相交織,將羊部的第一橫插入示部的橫與右點之間,巧妙地將兩旁熔鑄成一個整體。以同一手法,終字幺部的點也藏在右旁兩撇之間。這樣的處理,要先將ㄠ底的橫畫伸長,才能成事。可見書法家胸有成竹,殊非偶然。
圖一下排的三個字更需重組各部,來達成緊密的結體。巍字的山部被安放在右邊與鬼部同作右旁,再將左右兩旁緊緊地嵌砌起來。它禾部的橫與山部相接,而女部第一筆(即撇點)的末端也緊貼着鬼部的撇。靈字中排的三個口被簡化成兩個口,而巫部中線的豎則向上尖出,插入兩口中間的空隙之中。蟴字的虫部安排到右旁,斤部的豎化作一細小的斜點,拉近了斤和虫兩部的距離,虫部的左豎則借斤部的豎撇為公用。這樣其、斤、虫三部便嵌得貼貼服服了。這樣的例子,在誌中俯拾皆是。交織的結體,好像壘石成壁,萬馬難摧。如王字並排的橫畫在北魏碑誌中也常會見到,也是北魏書風雄偉的一種因素,但這誌的筆畫交織鑲嵌,在芸芸法書中,是獨步古今的。
有了堅實的主體,字的長横、長豎和撇捺便顯得更加開展和暢快,掠出的長撇便更富韻味,處處引人入勝。方勁與抒情是相輔相成而相得益彰的。
奇特的無角捺
這誌的反捺用筆最為奇特。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反捺。楷畫的捺如人、大、木等字的捺都斜向右下伸出,筆從輕到重,到捺角再轉向右行出鋒。這些斜捺的捺角都是捺的最低點。另有平捺如之字和走部、辵部、廴部的捺,它們捺身較平,到末段略轉偏右上方向出鋒,捺角也是最低點。在書法上,不論斜或平,這樣寫的捺都稱為正捺。書法家不喜歡千篇一律,有時將捺反其道而行,轉向下方出鋒。這樣一來,捺角便在捺尖之上,好像將正常的捺反了過來,故此稱為反捺。
反捺的寫法在早期楷書如鍾繇(151-230年)的《宣示表》和《季直表》己有應用。現在從北魏的《高湛墓誌》(539年刻)中選出兩個故字在圖二作比較。圖二左的故字用正捺而圖右的則用反捺。可以看見反捺的捺身比較平,因為反捺轉筆下行收筆,如果捺身還寫成正捺的方向,到收筆時便會太低了。
《司馬顯姿墓誌》裏有兩個螽字,一個用正捺(圖三左),另一個用反捺(圖三右),可以清楚看到它們的特點。正捺的寫法和我們普通的寫法(如圖二左故字的捺)沒有什麼分別。圖三右的反捺是另一種寫捺的方法,它的捺身也沿右下方向寫成,和圖三左正捺的捺身方向完全吻合,但捺的尾段不作任何轉彎,直衝而出,沒有捺角。這捺實在是介乎正捺與反捺之間,或者以無角捺名之更為適合。
這種無角捺的用筆也和右下方向行筆的點相似,都用尖鋒收筆,只是長短不同而已。和點合起來,無角捺在誌中便運用得自由活潑。它長短無拘,方向也靈活地配合字形,甚至在戈部的斜鈎也用這種捺來寫成,圖四列出的淑、年、餘、譽、彼和感六個字,都是生動地運用這種捺的例子。
兩筆寫成的橫折
《司馬顯姿墓誌》的拓本清晰,使我們看到一些其它碑誌拓本裏不易看見的細節。其中之一是橫折的寫法。橫折,即如口字、田字和國字的第二筆,在康熈字典、新華字典或其它字典都算一畫,但此誌中很多字都顯示出這橫折是由一橫和一豎兩筆寫成。其中最顯明的是圖五的申字。它的橫折清楚地刻出橫的收筆和豎的起筆互相交加,絕對不會是一筆寫成的。這種寫法,筆者在敦煌北魏寫經殘卷上也見過。但在石刻上能這樣清楚顯示的,還是僅此一誌。
這樣兩筆寫起橫折來,用筆的方圓、强弱和交加的位置可以靈活運用,或隨意所之,而構成衆多形狀的折角。圖五另選出藩、食、母、如和吉五個字。藩字田部橫折的橫畫短而收筆輕,豎筆則緊接着便起筆,構成較圓的折角,兩筆的交接只輕輕沾上,欲斷還連。食字艮部的折角因豎在較高的位置起筆,而構成右邊聳起的折角。母字的折角橫畫收筆重,而豎筆起筆的位置低,構成具有兩個方角的轉接,兩個方角之間好像還構成了一段斜向右下的行筆。如字的折角構成兩級梯階,是因橫的收筆和豎的起筆都重而方所致。當然兩筆也可以寫成現代橫折的樣子,圖中的吉字便是如此。
由於風雨侵蝕和歷代錘拓,北魏很多碑刻都泐損嚴重,字畫與泐損部分難以區分。現在從《司馬顯姿墓誌》得到橫豎兩筆接駁寫成的認識,再回過來看北魏其它碑刻,也不難看到兩筆接合的寫法。圖六舉出《楊大眼造像記》( 年份不詳)的是字和功字,它們橫折的折角分別與圖五母字和如字的折角如出一轍。北魏碑誌中有很多橫折都出現兩個方角的形態,是魏體書法的一個特徵。兩筆的接駁和形邈層出不窮的折角,是《司馬顯姿墓誌》給我們學習北魏書法和創作的啟示。
漢末至三國期間,隸書漸向楷書轉化。隸書沒有橫折,只有橫和豎兩筆的組合。我們無法知到早期楷書的橫折是一筆還是兩筆寫成。縱使是兩筆寫成,在上面提過的《宣示表》和《季直表》裏,橫折的橫和豎己接合得天衣無縫。經過東晉(317-420年)文人如衛夫人(272-349年)王羲之(303-361年)王獻之(344-386年)父子等的提倡,楷書己在南方盛行,而楷書的橫折也成了定型。北魏向楷書轉化得比南方晚,故此,魏體仍保留了不少隸書的筆法和風格,這兩筆寫成的橫折便是其中一端。
除橫折之外,誌中也清楚顯示兩筆寫成的橫鈎。圖一靈字雨部的橫鈎便是一個好例子。隸書相應於橫鈎的結構也是一橫一豎的接合。和橫折一樣,它在轉化到楷書時保留着兩筆寫成的筆法,是順理成章的。誌中的橫鈎也多姿多彩,這裏不加贅述了。
當年我隨區建公先生學書法,專注歐陽詢的楷書和米芾的行草,古文則從小篆入石鼓和鐘鼎,沒有學北魏。但在老師給同學示範北魏的時候,都在旁觀看,聽他解釋。有幾次,還看他操起巨筆在地上寫魏體的牌匾大字。這麼多年來見到好的北魏碑帖,總想坐下來認真學習。但事情忙不過來,都擱置了。年來因疫情,我的展覽都被取消或延後了。這是大好的機會,給我踏出學習北魏書體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 書跡名品叢刊:墓誌銘集,3,六朝,二玄社,1961
- 書跡名品叢刊:北魏,龍門二十品,二玄社,195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司馬顯姿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