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就會有死,因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開頭;反過來說,死也就是生的起點。
人生多苦,莫過於生、老、病、死。
有生就會有死,因為生就是死的開頭;反過來說,死也就是生的起點。凡夫生死不能由己,隨業力而捨此投彼,今生依照各人所造不同的業力,來人間受著不同的苦。
宗教上所說的生死,與社會上所說的生死並不一樣。社會上說到生,就想到要恭喜,佛教卻認為死才是真正值得恭喜,因為它已消掉一段業緣。
人一生的罪與福是自作的,世間人生活的形態是甜是苦、是幸或不幸,都是過去生的業力所帶來的苦樂果報;因此我們應該以一分歡喜心來承受。
除了生死之外,老也是苦。身體不自由,而且六根衰敗——眼睛看不清楚,耳朶聽不清楚……,牙齒也掉光了,自身的活動也無法像年輕人那麼俐落,意識更無法像年輕人那麼敏捷。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慢慢退化。
老是苦,病了更慘!但是病是可以預防的。病有身病與心病兩種,身病可找醫生預防和治療,心病卻要找大醫王——佛陀來治療了。
了解生死之後,我們要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在這個社會上,人與人是互相對待的,我們今天的成就,是眾人付出心力的結果。人生最重要的是發揮我們的良能,假如每個人都抱着:我來人間是為了學聖人、利群眾的心理,就能時時樂在生活中。
原刊於《歡喜自在》,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