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30年前,筆者參加了一個課程。一次聽見這個課程裏面的一位同學說「jiu55(音同「腰」)一碗飯」(意思是「盛一碗飯」),當時覺得有點愕然,因為雖然「jiu55鼻」(挖鼻孔)、「jiu55耳屎」(掏耳屎)、「jiu55心jiu55肺」([說話]令人非常難受)是我們香港人常說的,但是筆者前此卻似乎只聽過「裝飯」、「拂飯」(粵語詞彙研究所:拂)而沒有聽過「jiu55飯」這個講法。原來真的可以這麼說的──後來好像在別的場合也聽見過這個說法。
這個jiu55當作「舀」(jiu13-55);而拿「舀」用作「掏」、「挖」、「盛」(粵音siŋ11[音同「成」],普通話音「cheng2」[漢語拼音])。這樣的意思,卻不是粵語獨有的,普通話也有這個用法,讀音是yao3(漢語拼音)。《現代漢語詞典》「舀」條︰
動用瓢、勺等取東西(多指液體):舀一瓢水。
因為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們口中的「jiu55耳屎」、「jiu55鼻」、「jiu55心jiu55肺」、「jiu55飯」的jiu55,本字是「舀」(各種粵語詞典多作「夭」或「扷」),筆者才在這裏稍稍指出,並不是說這個詞是粵語特有的──只是普通話不拿它來用於「掏耳屎」、「挖鼻孔」等動作而已。
《說文》臼部「舀」︰「抒臼也。从爪臼。」意思是「从臼裏舀出來。由爪、臼會意。」(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
《廣韻》「舀」是音上聲‧小韻‧以沼切。根據這個反切,粵語當讀jiu13(即「腰」的陽上聲[第五聲]);現在讀書音確實讀jiu13。不過今日粵音據反切,該讀陽上(第五聲)或陽去(第六聲)的中古「濁上聲」或「次濁上聲」字,有時是會轉讀陰平(第一聲)的。如:
- 「芉」(咩,《廣韻》紙韻‧綿婢切)。解作「羊鳴」時,今讀陰平mɛ55)
- 「辮」(《廣韻》‧上聲‧銑韻‧薄泫切,今讀陰平bin55)
- 「抒」(《廣韻》‧上聲‧語韻‧神呂切又徐呂切,今讀陰平sy55)
- 「晚」(《廣韻》‧上聲‧阮韻‧無遠切。讀書音陽上man13,但在「今晚」一詞中,語音既可讀陽上man13,也可讀陰平man55)
- 「尾」(《廣韻》‧上聲‧尾韻‧無匪切。讀書音陽上mei13,在「手指尾」、「第尾」等詞中,則音陰平mei55)
所以這個於中古為「次濁上聲」字,而現在粵語讀書音為陽上jiu13的「舀」,在口語裏轉讀陰平「jiu55」就絕不出奇了。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對《頤》卦‧上九爻的爻辭中的「由頤」有這樣的看法︰
由疑借為舀,古字通用……《說文》:『舀抒臼也,从爪臼。』引《詩》曰︰『或簸或舀。』……以手抒臼為舀,因而以手抒頤謂之舀頤。由頤即舀頤。舀頤者食畢以手剔牙之象。……
高氏所釋的「舀頤」(由頤),其實際動作即我們粵人的「舀牙」。必須重覆說明的是,雖說在盛飯一義時,「舀」是粵語與普通話通用的詞,但是普通話並沒有像粵語那樣,將「舀」用於掏耳垢、挖鼻孔、剔牙等動作。讀了上引高亨的論述,可見粵語的「舀耳屎」、「舀鼻」、「舀牙」的「舀」實在是上古的用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