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長壽雜誌 《春秋》

《春秋》生於憂患,誕生於數以萬計國民黨「孤臣孽子」滯留香港的年代,這批文人將士以至來自各省的平民百姓,需要一份可以慰藉心靈的刊物,《春秋》正好為他們提供適時的精神食糧。

1949年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大批軍、政人員和老百姓逃到香港,部分轉往台灣,大部分最後留在香港。這些國民黨「孤臣孽子」在香港以不同形式過活,當中一批從事文化工作,其中,姚立夫先生於1957年創辦《春秋》雜誌,迄今已64年,是香港最長壽雜誌。

不偏左 不偏右 為人民發聲

姚立夫早年投筆從戎,1949年8月初隨西北軍政長官馬步芳到廣州出席最高軍事會議。大陸易幟後,姚攜妻來港,起初他以32年軍旅生涯的積蓄開辦了一家毛織廠,1957年7月用餘資創辦文史刊物《春秋》雜誌,創刊不久便一紙風行,行銷海內外。《春秋》最初30年的作者很多是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前黨、政、軍要員及心腹,包括:張發奎、陳克文、黃旭初、李漢魂、曹汝霖、陳孝威、李璜、汪希文、金雄白等等;作家陣容亦包括大批著名文化人,例如:易君左、任畢明、南宮博、曹聚仁、高伯雨、簡又文等。

姚立夫在發刊詞宣示《春秋》的立場是「不偏左,也不偏右,更不是什麼中間,我們說的只是中國人民想說的話」。

1957年7月創刊的《春秋》雜誌。
1957年7月創刊的《春秋》雜誌。

《春秋》生於憂患,誕生於數以萬計國民黨「孤臣孽子」滯留香港的年代,這批文人將士以至來自各省的平民百姓,需要一份可以慰藉心靈的刊物,《春秋》的作者群正好為他們提供適時的精神食糧。天時地利人和,《春秋》撐起文史掌故大旗,組成強大的筆陣,內容獨樹一幟,面世不久銷路便節節上升。

作者之中不乏前軍政要員,由他們來細說昔日政壇內幕,入木三分。汪精衛心腹周佛海的知心人金雄白,用筆名「朱子家」在《春秋》寫〈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從1957年8月一直寫到1961年5月,讀者每期追讀,之後文章再結集成書,後來換了不同出版社,到今天仍然是研究汪政權必讀的參考書。

《春秋》另一本「政海秘辛」重量級書籍是《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還有《曹汝霖:一生的回憶》、《紫禁城的黃昏》等等。姚立夫主持下的《春秋》,曾是香港文史刊物的祭酒;全盛時期,有華僑的地方,就有《春秋》。

《春秋》雜誌社出版的其中兩本暢銷書。
《春秋》雜誌社出版的其中兩本暢銷書。

市場口味轉變  銷量逐漸衰落

到了90年代,《春秋》的忠心擁躉相繼老去,香港讀者閱讀興趣多變,《春秋》未能與時並進,其他刊物又風起雲湧,《春秋》只能見步行步。2006年6月,姚立夫病逝,姚夫人伍淑媛獨挑雜誌社重擔,此時《春秋》銷量跌至只有數千份,而且沒有廣告,隨時停刊。一批老作者不斷鼓勵姚太撐下去,除了不支取稿費外,還酌量作金錢上支持。

李龍鑣出錢出力支持《春秋》繼續辦下去。
李龍鑣出錢出力支持《春秋》繼續辦下去。

其中,李龍鑣先生的支持最大,他和姚太合力頂住《春秋》不倒,使之繼續成為香港最長壽雜誌。李龍鑣是成功商人,又是中國近代史專家,他幾乎走遍中國近代歷史大事事發現場,對近代史一景一物如數家珍,他不忍心目睹曾經度過光輝歲月的《春秋》倒下。80多歲的李龍鑣說:「無論如何,都會支持姚太撐下去。」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