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教育局推出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諮詢文件,當中涉及極具爭議性的通識科改革。是次改革在評核方面的方向主要有四:一是取消校本評核的獨立專題探究,二是只設合格和不合格兩個成績評級,三是加入短答題和選擇題,四是只保留資料回應題而取消資料延伸題。就上述連串改革,社會上和教育界眾說紛紜,本文將就此加以評析,探討上述改革是否切中時弊和行之有效。
減輕學習壓力,課程合理均衡
眾所周知,現時新高中課程的必修科有中、英、數、通識四大科目,佔去學生大量學習時間,令近八成的同學在公開試只修讀和報考兩個選修科目,出現知識面狹窄的弊病。再者,通識科課程涉及六大單元,範圍廣闊而空泛,加重同學學習壓力。因此,當局同時削減四個核心科目的課程內容,改革各科的評核模式,一方面可以減輕學子學習壓力,為全人發展創造空間,一方面可騰出一些學習時數,令更多同學可以修讀三個選修科、或數學選修單元、或應用學習,使新高中課程布局更合理和均衡。
因此,就通識科本身的設計來說,獨立專題探究固然有其學習意義,只區分合格和不合格兩個評級也未盡理想,但在整個新高中課程重新規劃的前提下,各必修科均有所犧牲,以糾正新高中推行以來的積弊,減輕學習壓力和創造學習空間,實屬無可厚非。況且,當年新高中學制未有考慮學生的學習負擔,要他們同時應付多科的校本評核,本身已是錯誤的設計,現在各科要大加改革,而通識也取消獨立專題探究,正是撥亂反正,對症下藥。
再從考評形式角度看,新高中通識科脫胎自高級補充程度通識科,着重考核同學邏輯推理和思考分析的能力,但背後的隱藏條件是學生必先掌握相當的基礎知識,以及擁有良好的語文表達能力,才能對公開試題目應付自如。當年舊高中學制下,學子在中五會考後先經歷一次篩選,在汰弱留強下達會考十四分或以上者可升讀中六(當然有少部份未達十四分),自能應付通識這個類近大學課程的科目。
況且,當年高級補充程度通識科者是選修科,有興趣和信心者方會報讀,而大多數學校都會將通識科開設在文科班,故當年學子多能用長篇大論式的論文作答。然而,在新高中課程下,通識變成必修科目,修讀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性向千差萬別,部份不擅長語文表達的學生在應考時倍感吃力,教學也有拉牛上樹之感,能應付論文式表達的學生可能只有1/3左右,形成種種教與學的弊病。
考核回歸現實,免卻揠苗助長
影響所及,不少通識老師被迫調整教學方針,加強應試技巧培訓,運用作答框架和套路協助學生應付論文的作答模式,令通識某程度變質為「快速寫作訓練班」。即使如此,仍有相當部份同學無法妥善應付卷一的長問答題及卷二的延伸回應題。為數不少的學生過分依賴作答框架去寫作評論題,令思維變得死版,例如議論時定必要加入駁論,立論不可中立,也不可以視乎情況而判別是非,更甚者有甚麼「三正一反」、「段內比較」等要求,限制了學生行文布局的方式,與明代科舉八股文相似,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因此,如今增設選擇題和短答題,保留較淺易的資料回應題,取消艱深和偏重長篇大論式寫作的延伸回應題,可以令通識考核回歸現實,免卻揠苗助長,眼高手低之弊。當然,以往考核形式設置延伸回應題,可以辨識尖子考生,為擁有高思維和寫作能力者提供表現機會,但現在新課程只設合格和不合格,已沒有篩選尖子的需要,延伸回應題似沒有保留必要。
與此同時,通識科的另一個考核問題就是偏重技巧,如數據分析能力、邏輯推論能力、論文寫作能力,變成以「能力為主」,知識和學問反而變得其次。事實上,卷一的資料回應題類近中文科閱讀理解,考生可以從題目附帶的資料找到答案,然後加入個人的演繹就可以順利作答,容易變成「無料吹水」,一些學生更因此不重視基礎知識學習。如今增設選擇題和短答題,加強考核知識內容,可以糾正上述毛病,切合高中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需要,也給予語文表達能力欠理想的學生有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