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香港年輕人的歷史感,建立完整的世界觀

歷史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可能不需着重很多或很精準的歷史資料,反而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產生感情或感動;歷史感是我們自身與歷史關聯的個人感覺。

香港人需要有世界視野,因為大家立足於這個彈丸之地,又一直處於中西文化的衝擊,而年輕的一代需要擁有世界觀,他們需要面向未來,放眼世界,甚至於外太空,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年輕人面向未來,強調要不斷往前看,尋找自己發展的路向,究竟年輕人是否也需要回顧一下歷史呢?歷史可說是人類對過去所發生事情的客觀研究,一切已過去的事情,都會成為歷史,不論歷史典籍有沒有記錄大家所做的事情,或是否名留青史,都會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

然而,只要我們曾在這地球存在過,也曾活在人類歷史的洪流中,每一刻的我們既是歷史的參與者,又是創造者;現在的每一個人是這個宏觀世界的一員,後來的人日後寫下什麼歷史,與大家今天的行為息息相關。

現在很多香港的年輕人很喜歡瀏覽網上的短片,愛上了資訊的新科技,沒有太大的興趣去修讀歷史,也許感到歷史很沉悶,沒有實際的用途;對於讀歷史所訴說的事件似乎距離他們太遙遠,沒有任何切身的感受,再加上教育界在過去沒有大力鼓吹,因此形成香港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認真學習歷史。

或許年輕人認為世界之大,自己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平凡人,沒有參與歷史進程的角色,完全未能感受歷史與自己有丁點兒的關係;為了香港的年輕人,教育工作者及社會人士就必須盡快啟動年輕人的「歷史感」,他們才能建立更完整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指我們不單着眼於自己的生活及所居住的地方,還對世界有自己的觀感,同時察覺到自己是世界的一員。地球村的形成是世界的大趨勢,由於交通、資訊科技的進步,促使了世界各地的人口快速流動,這些緊密、頻繁的來往令人類的互動大幅提升。

生命教育的好課題

假若年輕人對歷史沒有感受,或沒有被感動,就自然地遠離歷史,未能從歷史中汲取一些可以參考的人生經驗。當面對自己的人生或社會難題時,就容易感到困惑、難以前行,或者需要自己去碰了壁、重複了前人的錯誤才掌握有關人生哲理。

當大家很想向年輕人或下一代灌輸一些歷史知識,讓他們面對社會事件有更理性思考,可能未必有成效,還可能帶來反效果;大家需要喚醒他們的歷史感,引起他們對歷史有感覺,學習時有良好感受才是至關重要。

歷史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可能不需着重很多或很精準的歷史資料,反而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產生感情或感動;歷史感是我們自身與歷史關聯的個人感覺。

一個皇帝的人生觀與一個朝代的興盛,原來有可能啟發自己的生涯規劃;或了解某個歷史名人的成功,可以從中學習適處理壓力的方向;又例如研究香港在1967年所發生的暴動,可能更冷靜地面對社會事件;探究非洲為什麼是人類起源的地方,也是生命教育的好課題!

培養下一代的歷史感和世界觀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環,歷史感能有效增強他們探究歷史,改善思考人生的意欲。由於欠缺了解歷史與自身的關聯性,就會將所學的歷史當作口耳相傳的片面記憶,遠遠不及打遊戲所產生的感覺良好。

「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對年輕人來說是很正常的想法,若大家需要刺激年輕人產生歷史感,最需要就是將歷史與他們的人生及未來發展掛鈎,還要先研究一些很貼身又有趣味的事情,例如追查學校的歷史、家長的籍貫及感情史、老師的成長經驗等,然後再引導他們將歷史與人生成長及社會發展相對比,就可以孕育他們的歷史感。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