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魯迅和「他」對寫作的瑣談

《作文教學論集》,收錄了冰心一篇題為〈寫作經驗瑣談〉的文章。文章記述了冰心一次應邀出席一個語文學習講座,就自己的寫作經驗,回答參加講座的老師提出關於寫作的十個問題。

筆者丟下粉筆多年,對於現行中學的語文教科書選用哪些名家之文章作為教材,實不清楚。據知最新版之中學語文教科書,已絕少選用近代和現代作家的文章作為教材了。雖然如此,但筆者相信,目下的中學生對冰心和魯迅還有一點認識。他們認識冰心可能是讀過她的《寄小讀者》;認識魯迅可能是他的〈一件小事〉;至於「他」,香港的教科書從沒有選取「他」的作品作為教材,認識「他」或許因他的名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同學對他們的感覺,只是文章的作者,和教人作文無關。筆者最近翻閱《作文教學論集》,卻意外發現冰心、魯迅和「他」都曾透過自己的寫作經驗教人作文。

寫作的十個問題

《作文教學論集》,收錄了冰心一篇題為〈寫作經驗瑣談〉的文章。文章記述了冰心一次應邀出席一個語文學習講座,就自己的寫作經驗,回答參加講座的老師提出關於寫作的十個問題,這十個問題是:

  1. 怎樣確定文章的題目?確定題目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 怎樣確定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題)?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
  3. 怎樣根據文章的中心意思取捨材料?
  4. 怎樣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不鬆散?
  5. 怎樣把一件複雜的事情有條理寫清楚而又簡明扼要?
  6. 怎樣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而不平板?
  7. 在一篇文章中要列舉許多事實時怎樣避免記流水帳的毛病?
  8. 怎梾把文章寫得簡短?
  9. 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
  10. 怎樣練習寫作基本功?

對於如何解決這十個寫作的問題,冰心沒有提出具體的答案,她只透過講述自己三篇作品的寫作經驗,就構思、取材、內容取捨及修改的過程,回答了題目1至9題。至於「怎樣練習寫作基本功」,她的答案還是跟我們告訴學生一樣,要「多讀」和「多寫」,不同的是她提出多讀多寫時,特別提出「要有挑選的眼光」、讀的時候「要有標準」和「厚今薄古」。

筆者相信,這十個寫作問題,幾十年後的今天,仍舊困擾着我們的語文老師。或許要有效的處理這十個「怎樣」,最佳的方法是老師作下水文,以自己的寫作經驗與學生分享,帶引學生掃除這些寫作的障礙。

創作要怎樣才會好?

相對於冰心,魯迅跟人談寫作並不認真。魯迅與人談寫作作為主要內容的一篇,是載於《魯迅全集‧二心集》的〈答北斗雜誌社問〉一篇書信。這篇文章是魯迅對雜誌社向他提問「創作要怎樣才會好?」的覆信。文章極簡短,只列出下列八點:

  1. 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樣就寫。
  2. 寫不出的時候不要硬寫。
  3. 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看得多了,湊合起來的。
  4. 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亳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 Sketch,決不將Sketch的材料拉成小說。
  5. 看外國的短篇小說,幾乎全是東歐及北歐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6. 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7. 不相信「小說作法」之類的話。
  8. 不相信中國的所謂「批評家」之類的話,而看看可靠的外國批評家的評論。

魯迅先生的回答非常直接,只列出上列八點,並沒有作出解釋。倒是「他」抽出了當中第1、2、4、6這四條,引用在「他」的一篇文章,並作出闡釋。

針對第1條,「他」的闡釋是寫作的時候,不要只看到一點就寫,要多看看。比如在記人的文章,對所記的人物,只看了一眼,沒有針對所記對象的特點就下筆,這肯定是寫不好的。

對於「寫不出不要硬寫」,「他」的闡釋是若自己腦子裏沒有什麼東西而不去做調查和研究,就提筆「硬寫」,這是不負責任。同學作文覺得辛苦,就是因為沒有準備而硬寫,寫作前的準備與積累,是必要的。

對於第4條,「他」以現在(指當時)的事情和問題很複雜,有些事情甚至想三至四回還不夠。魯迅說寫完後「至少兩次」,「他」認為不妨看它十多遍,認真地刪改,這是做文章的起碼知識。的確,我們的同學在完成作文後,或收到老師的發回的批改後,很少「再思」或「修謄」。

對於「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他」指出文章是給別人看的,若「生造」的東西太多,特別是在長句滿是讀者不懂的形容詞,讀者看不懂,功夫也就白費了。

「他」是誰?「他」是毛澤東。你有看過他的《反對黨八股》嗎?

古時讀書是為了寫文章,寫文章是為了考科舉。今天雖然沒有科舉考試,可DSE中文考試仍然脫不了作文,高分的文章除了要「意念明析,中心突出」外,更要「有文采,構思新巧,表達靈活,觀點深刻,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寓意深遠,說理透徹,感情真摯,描寫細緻,情境交融,情理兼備」,這較之古時好文章以的「傳道以明心」的要高得多。同學要拿高分,除了要有優良的思維和語文表達能力外,更要有「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觸悟與煉意能力,參看名家寫作經驗,絕對有助提升同學在這方面的能力。

梁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