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數周論及教育新生態,也就是教育將不局限在學校,或者說教育將會成為學習樞紐,也是朱永新說的學習中心,負責設計、統籌學生的學習活動,而這些活動將在社會各個層面與部門發生。學校把學生送進社會,或者說為學生「採購」社會上的學習經歷。
上文也提到,這類的活動,已經悄悄地以各種形式在香港發生。有些具有全球性,已經存在很久,例如針對考試的補習、體藝學習的補充。有些在東亞社會或者西方的精英學校已是傳統,例如兼職或者駐校的藝術家、運動員。有些則在外國也許是鳳毛麟角,在香港則逐漸普遍,例如校外機構和人員,提供課程以外的學習,或者提供實際工作的體驗,如商店、企業,甚至農場。2016年「教育2.1」的四個倡議之一,就是集中後者,稱為「大教育」。這種「大教育」,如此大面積的遍地開花,香港可以說是先行;在其他社會很少見到。
下面探索一下教育「新生態」下一步發展的動力、潛力、阻力。
一、這方面,政府的政策起了啟動的作用。2002年代《學會學習》課程改革,讓出了空間,容納和鼓勵非傳統的學習經歷,其中就有「應用學習」和「其他學習經歷」,雖然得不到大學入學的注意,卻的確打開了新的天地。目前教育局稱為「全方位學習」。其中就包括了許多社會上不同的機構:如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社聯、世界自然基金會;還有大台主音樂社企、歷耆者、國史教育中心;也有不少學校的創新項目,在網上與其他學校交流觀摩。
二、假如把這種教育新生態稱為「大教育」,那麼上面說的「遍地開花」,是有點文藝性的誇張;雖然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會有若干項目,但是這類項目,一般只能夠惠及少數學生。這些項目的特點,就是規模很小。因此,要遍及全體學生,還需要很大的努力。也就是說,還需要更多更多的項目,讓學生都能夠有更加多的校外體驗,也讓更多的民間機構,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那才是真正的遍地開花。
學校動力 不可小覷
三、雖然上面說政府政策有啟動作用,但是今天遍地開花的局面,卻絕大部分是民間自發的。這又包括兩方面:學校與社會。先說學校。學校感到需要把學生送到更寬廣的天地去學習,是校長和辦學團體的眼光與理念。既沒有政策的硬性驅動,也沒有任何的金錢誘因,有的也許是學校之間的互相促進、互相呼應。學校與辦學團體的這種動力,不可小覷。
四、這些項目,很多把注意力放在「弱勢」學生身上。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些學習經歷,可以讓學生體驗「分數」以外的價值觀,掙脫了「成績」與「學歷」的枷鎖,從而看到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有前途。有一個項目的一份報告,題目就是《我才有用》。很多人誤會了,以為有些項目,是為了學生有一份職業;也許有少數的學生的確在體驗中,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但是大多數學生的體驗所得,遠遠超過了職業導向。這一點,有時候連主辦的人,都弄不清楚,以為是為學生就業找出路。假如放開「職業導向」這種思路,離開職業培訓的思維,社會上可以提供的學習經歷,就更多了。
五、然而,成績好的學生,學術上成功的學生,就不需要這種課程以外的學習與體驗嗎?也許剛好相反。沉醉在「分數」的成功感,把追求學歷作為唯一的學習目標,其實是把他們的自我價值,鎖在「成績」裏面;犧牲了尋找和建立自我價值的更大天地。面對變幻莫測的崎嶇前路,他們反而會準備不足。這裏無意提倡學生放棄學業,在可見的將來,「學歷」仍然會是社會流動的「入場券」;但是這張「入場券」的功效,將會隨着社會的進一步碎片化,也會隨着個人的年齡,逐漸減退。如此一想,成績好的學生對於在校外社會上實踐體驗的需求,就更大了。這是全體學生的事,每一名學生,都會在大教育的新生態裏成長。
民間參與 不亦樂乎
六、香港學校與社會的結夥合作項目很多,裏面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社會機構的積極主動。這兩周本欄介紹的例子,很多都是這些機構或者社團自發的。可喜的是,就筆者接觸過的有關人士,都會對於他們提供的項目,津津樂道。由他們自覺發起的固然如此,被邀請而參加的也是如此。一個單位介紹另一個單位的,比比皆是。他們沒有覺得麻煩,而是覺得自己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他們常常為了參與這樣的項目而自豪。這與筆者在大學負責籌款時看到的有點相似——「施」比「受」更愉快。也與大學裏「師友計劃」看到的相似——能參與教育下一代,不亦樂乎!這些訊息,應該廣為傳播。現在這些項目,很多是短期的,要真的形成新生態,還要把這種情形變成經常性的常態。況且,目前有參與這些項目的單位,估計應該在4000到5000之間,即使只計商號,以香港30多萬家商業註冊作框算,還是少數。
七、而在「新生態」的發展過程中,也要避免凡事都指望政府。現在是政府功能逐漸減退的世代,全球如是,民間的力量會逐漸成為重要的關鍵。在教育,看來必然如此。因此在「大教育」新生態的形成過程中,需要認真珍惜學校和辦學團體的自發努力,他們將是大教育發展的主要動力。尤其是在新形態之下,整個社會碎片化。聽過數據科學專家郭毅可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的演講,由於大數據的廣泛使用,許多「中心」都會消亡,他舉的例子是商店、食肆、銀行……略加推廣,「去中心化」已是社會的普遍常態。教育的新生態,最後必然是學生的學習經歷,散布在社會的各方各面,而不是由政府或者某個大機構,劃一統籌。政府在資源、訊息等方面,也許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卻不可能統籌遍布社會各個角落的學習機會。過去幾年,風風雨雨之中,香港的學校,依靠自己的團結、交流和互動,撐起了香港的教育制度。千萬要珍惜這種動力!
解除阻力 大學有責
八、任何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在教育新生態的形成過程中,高風險的考試與大學的收生,將會是兩個可能最大的阻力。周前本欄提過,傳統的教育來源於工業社會,核心在把人轉換為人力資源的學歷。公開考試沒有根本的轉變,學生就仍然被困在考試成績和分數裏面,他們就會成為學歷價值觀的奴隸,而沒有空間去嘗試和探索另類的學習,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觀。大學收生,更是阻力的關鍵。今天的社會,要經過尖銳的競爭才能進入大學,甚至有學術資格的青年,也會無法進入公帑支持的大學,是說不過去的。香港的高等教育規模,仍然停留在幾乎30年前的理念。
把我們的青年人,困在爭取考試成績的思想牢籠。再者,純粹靠成績作為挑選入學的準則,已經逐漸過時,不少國外傳統大學,正在摒棄以分數成績錄取學生。香港許多大學都迎來了新校長,是否也有意參與教育新生態的建設,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參與多元的另類學習,探索自己的真正價值?
在教育新生態的形成過程中,希望香港能夠同心協力、珍視動力、化解阻力、發揮潛力。香港加油!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