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大刀闊斧的通識教育科改革方案,包括重新命名、重整及刪減一半課程內容、取消獨立專題研究(IES)、設立「適用書目表」、由七個評級改為只分「合格」及「不合格」等,唯保持通識科「必修必考」的地位。是次改革的提出事出突然,引發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有人甚至批評此舉是政治凌駕教育,變相令通識科壽終正寢云云。筆者將會以一系列文章分析這項改革的得失利弊,本文將先從整個學制的規劃談起。
首先,從教育專業角度看,通識科的設立就如特首所言第一天已經出事。不過,筆者所指的不是政治化的問題,而是整個新高中課程規劃的缺失。當年在中英數三個主科以外,為了加入通識為獨立必修科,令學生只能選修最多三個科目,結果香港傳統的數理科目被粉身碎體,甚少人會同時讀生物、化學、物理的昔日主流組合,而為求更多同學擁有物理化的知識,當局乃開設組合科學,但最終修讀者寥寥無幾,失敗收場,無法拯救上述問題。至於數學方面,傳統的附加數和應用數學被迫取消,變成數學科的延伸單元,但同樣是改革失敗,修讀者拾級而下。結果香港學生的數理表現受到影響,結果在一些國際性研究可見。追本溯源,就是有了四個必修科。
與此同時,由於要同時應對四個必修科,學子溫習時間不足,不少決定選修一至兩個選修科,又或是在中五和中六跳船退修,令選修三科的學子只有不足兩成,令本港學生的知識面日益狹窄,跟會考修讀四至五科(不計三主科)以及高補修讀三科(不計中英)不可同日而語。當然,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當年教育局認為通識可以貫通知識,培養通材,達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可惜事與願違,通識科在考評局的擬題偏向之下,老師眼見考核模式重視寫作語文能力,又見考題涉及知識量甚少,卷一可當閱讀理解來說,卷二也可無料吹水,於是紛紛集中教授答題技巧和作答框架。而學生能力參差,未能認識課堂中不少艱深的議題,課時又不足以令教師循序漸進教授,結果教師被迫削減和淺化內容,通識就虛有其表了。
通識考題集中考核香港單元或本地背景的題目
更有甚者,由於早年考評局出題沒有考慮兼顧平衡不同單元,集中考核香港單元或本地背景的題目,結果不教現代中國(因不考必答)的學校由此出現,略教個人成長、公共衛生者大有人在(因前者不獨立考核,後者只偶然出現)。最後通識變成偏重語文寫作訓練的科目,無法達到既通且識的目標。後來,考評局在各方批評下雖有所調整,但為時已晚,刻板印象已經形成,難以改變。更重要的是,課程內容本來就不合理地多,涉及議題多不勝數,在教時不足下,加上學生程度不一,根本難以應對這個學科的要求,學校唯有自行調適內容和集中訓練作答,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處。後來,由於考評局連續多年考核香港政治題目,引發政界的關注,本科更因此被污名化,實在不幸。
時至今日,通識內容削減,部分課時轉給三個選修科,學生壓力可以減少,修讀三個選修科的學生也有望增加,可以糾正以往課程組合的偏向。此外,只分合格與不合格,沒有考試壓力,在低考試風險下,考生和老師可更集中進行各種教學活動,也未嘗不是一個契機去改變已被應試教育歪曲了的教學狀況。當然,目前改革細節未定,即使方向可取,仍有可能因執行不當而失敗收場,一切言之尚早。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