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此前初探音樂會電子場刊,引來不少讀者回響。一位劉姓讀者建議設立過渡期,初期可提供紙本場刊給百分之二十聽眾,長者優先取閱。另一位蕭姓讀者表示在演出期間從手機閱讀場刊,看得非常不舒服。環保、科技固然重要,但紙本場刊的去留仍充滿矛盾和取捨。也許將來會採用西方音樂會的做法,即用者自付。
以上的建議有兩個共同點。一是肯定紙本場刊的價值;二是需要一個過渡期,以漸進的方式從紙本過渡到電子場刊。以電子場刊代替紙本,主要是節省成本,近日因疫情取消演出甚多,已印好的場刊全部報銷,轉用電子場刊有更大誘因。
交響樂就是個花錢的事業
疫情作為非常時期,電子場刊作為非常手段,那是可以理解的。但紙本場刊所擔任的角色,可以說是音樂會作為一個感官藝術體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技術水平的電子場刊沒法代替的,就如唱片代替不了實況演出、營養藥丸代替不了美食。
相信極少地方像香港的做法,場刊是預先放在全院每張座位上的。從閣下入場,在座位上拿起節目單,然後安坐,翻開場刊看節目內容、演出者資料,藝術體驗就從那一刻開始。藝術欣賞作為心靈的感性體驗,任何對感官不必要的刺激,都應避免。可是眼球凝視發光屏幕、瞳孔隨着手指掃上掃落,眼部備受刺激。遇上演出期間需要打開手機看場刊,又或其他人也有此需要的話,台下隨時變成星光閃閃。假如因開機招來短訊鈴聲,騷擾就更大。紙本場刊的靜態,既不用擔心訊號不足,也免卻因發光、場務員指令關機等煩擾影響雅興。
印刷場刊當然要花錢。12頁雪銅紙的彩色場刊,900本需港幣7600元。一場交響音樂會,排練加演出、場租等費用至少50萬元,場刊僅佔百分之一點五。聽眾從音樂廳四散回家,手上的場刊就成為流動宣傳,加上各演出、贊助者芳名記錄其中,如此效益,值得投資。
「交響樂就是個花錢的事業。」周恩來總理1945年的這句名言,值得細味。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