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的矛與盾

大家可能在抗疫有不少的矛盾心情,進退維谷,或許有一生命故事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

灼見名家在11月舉辦了六周年論壇,聚集了各界專家聚首一堂,主題抗疫後的新時代,探討社會在疫情下的未來發展。其中兩位醫學專家袁國勇教授和沈祖堯教授的分享,讓筆者更明白抗疫的矛與盾。

疫情已持續差不多一年,從心理學角度,香港人從開始時並不察覺事態嚴重,然後發現問題在全港不斷惡化,而香港的疫情真是反反覆覆,究竟大家應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呢?是否應該樂觀一點,還是不容鬆懈地抗疫呢?事實上,我們應有的謹慎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還可能需要面對冬天來臨的再度爆發做好周全準備。

袁國勇:香港抗疫突顯了一國兩制的好處與壞處

袁教授指出,香港抗疫方面,突顯了一國兩制的好處與壞處;就是既不像中國,也不像西方國家;大家思考全國疫情初期已經果斷封城,防止疫情擴散及輸入的策略,是非常見效的,到了現在可能令人羨慕,全國的人都能在國內自由活動,更可以到處遊山玩水。

在崇尚自由的西方國家,很多人都不戴口罩,也不想生活上的自由被削弱,縱使政府想加大力度封城或提出一些嚴厲的口罩令,都會遇上不少阻力,可以控制的範圍與中國相差甚遠,因此疫情到現在仍未受控,在外國幾百萬宗感染的反襯下,香港的情況似乎比較樂觀。

不論是香港政府,還是每個小市民,都在思考面對疫情的矛與盾。某程度上,香港的抗疫工作亦有內地政策的支持及影響。在「限制自由」一方面,香港的強制隔離,口罩令等措施較外國嚴格,成效亦顯著。在新科技的幫助下,應用程式追蹤密切接觸者亦能截斷部分傳播鏈。

當然,市民之間亦有不同政治考量,有些人擔心應用程式會侵犯個人私隱,或是收集的資料會被用作非抗疫的其他用途,因此又未能學習內地及早推行健康碼,大家出行的自由仍有局限性。

沈祖堯:需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沈祖堯教授的分享,讓大家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看法有了更清晰的藍圖,他回顧了黑死病對人類影響,也檢視了天花疫苗成功研發後,需要數百年才能滅絕天花,究竟現在的新冠疫苗是否能快速抑制病毒,可能言之尚早,大家可能需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大家可能在抗疫有不少的矛盾心情,進退維谷,或許有一生命故事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有一位印度裔的神父多年來在香港傳教,他的父母在數月前在家鄉不幸受感染新冠肺炎,雙雙進入深切治療部;然而,經歷多番搶救,只有一老康復出院。身為兒子的他在香港未能見母親一面,也未能奔喪,只能透過網上直播觀看喪禮,當中的悲慘刻骨銘心。

正是身邊一個個的慘痛教訓提醒我們:抗疫工作是整個社會都不容鬆懈的,沒有一點自私的空間。除了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外,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經濟和生活常態的殺傷力亦是不容忽視的。

香港作為中西交融之地,有着參考內地的政策,亦有西方文化的影響。最後出來的防疫措施,是一種「限制」和「自由」之間的平衡,降低矛盾。既有嚴格執行隔離令和限制人群的決斷,亦保留了一定的自由度。港人在對抗疫症,亦沒有西方般採取無作為、懶理的心態,反而是人人做好本份、負責任的做法亦為社會安全帶來好處。

相信所有人都會希望疫情明天結束。好比當年日本侵華是佔領香港是三年八個月的事,不能奢望一時半刻能有美滿結局,只能盡量做好準備自保。套入現時疫情,向好處望時亦要不忘為較壞情況作出最好準備。時刻戴口罩及勤洗手是防護的盾,購入足夠的食物及強健身體是抗疫的矛,為下一輪長期在家學習、工作做好心理準備,將抗疫的矛與盾放於適當的位置,就可以渡過難關。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