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的電子場刊

場刊作為音樂會的一份記錄,也有說翻閱紙本場刊是台上演出的伸延,更是演後拿在手中帶回家的一項記憶。

手機文化當道,從社交娛樂到課堂以至結賬,人人機不離手。音樂會棄用紙本,改以手機參看場刊,似乎大勢所趨。但現時實際操作情況是怎樣的呢?

本欄早前介紹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的「天空交響曲」音樂會,主辦方採用電子場刊,所有人進場前用手機在指定地點掃描二維碼,下載22頁場刊。

節目場刊作為一個音樂會傳統,免費提供觀眾的,不是一頁、而是一本美輪美奐的資料集子,由專家、包括作曲家親自撰寫,大部分更是中英對照,這方面香港可以說是全世界極慷慨之一。從市政局年代到現在康文署的節目,以及各大以公帑贊助的樂團演出,場刊都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音樂欣賞、教育推廣,都有重要貢獻。對於我等需要筆錄演出過程紀實,場刊的空白位置可以說是「寸寸金」。

電子場刊設置有待改進

記得首晚演出進場後才發現不設紙本場刊,於是返回門口下載。不知是手機記憶不夠還是信號不足,折騰了幾分鐘才成功下載。可是回到座位後才發現下載到第十頁就停了,樂團、合唱團名單都列在最後,不得不看。於是再回到門口,重新下載,其間聽到場內廣播:「在節目開始前,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發光的裝置。」於是問場務員如何不發光地看手機裏的場刊,得到的回覆是:「那個矛盾有待解決。」

樂評一個重要環節是演出樂手的水平,例如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圓號、雙簧管等重要獨奏片段,演出的瞬間,假如是紙本場刊,樂手名單就在眼前。電子場刊呢?打開手機,瀏覽到那一版時,音樂「輕舟已過萬重山」。《歡樂頌》加上百人合唱和獨唱,難度更大,如果想記錄當刻印象,只能寫在票根或手掌上。

場刊作為音樂會的一份記錄,也有說翻閱紙本場刊是台上演出的伸延,更是演後拿在手中帶回家的一項記憶。三晚的演出各有主題,但線上最後留下的,只是第三晚的資料。當晚觀眾席上長者不少,電子場刊與他們還有一段距離,從實體場刊過度也還有一個過程。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