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通識科 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

是次政府提出的通識科改革恰如其分,着力培養學生明辨慎思及理性分析的能力。通過改革,希望能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在教育層面須改革通識教育科後,教育局局長隨即公布通識教育科的多項改革安排。改革通識科,精簡課程內容之餘,同時優化教材及考評安排。期望局方未來繼續加強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讓香港學生深入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

高中通識教育科在社會引起爭議,特區政府適時作出改革亦是回應社會的關注,為學生爭取最大的學習利益。通識科相比傳統的中、英、數、歷史、科學等科目,屬較新的學科,公開試只設「合格」與「不合格」,有助愉快學習,減輕學生和老師的壓力。而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使老師更聚焦地教學;同學更易把握學習範圍,有助深入討論和明辨慎思。

改革有助於增加學生對內地的了解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往的獨立專題研究(IES),學生只需要撰寫報告,缺乏實地考察的機會。香港融入國家的規劃已成必然趨勢,改革過後學生可到內地學習及考察,親身體會國家的發展和民生物貌,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及面對的挑戰,幫助學生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

特區政府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和《基本法》的法治精神,鞏固香港的核心價值。建議政府加強學生及青年學習《港區國安法》、《國歌法》等全國性法律,詳解一國兩制下中央與香港的關係,以及兩地融合發展的情況和趨勢,培養學生正確的國家觀、法治觀及價值觀。

要讓學生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師資培訓亦是重要一環。現階段教育局應先做好把關角色,確保教師過渡期間教授正確知識;並要求將來教授新科目的老師須接受有系統的培訓,通過考核才能任教,讓社會重拾對通識教育的信心。

通識科應設立「適用書目表」

過去的通識科涉獵範圍廣泛,而且緊貼時事新聞,難有統一教材,因此亦較難監管。教育局應該為通識科設立「適用書目表」,指定了經審核的教材,省卻老師自備教材的時間外,亦可望杜絕教育亂象發生。除此之外,教育局應盡快向書商發出新課程指引,讓書商及早明白及預備調動情況。

隨着香港社會的發展,是次政府提出的通識科改革恰如其分,更着力培養學生明辨慎思及理性分析的能力。冀望教育局盡快向學校提供有關學校行政及教育的指引,讓學校及教師充分明白理解指引的細節,以免在執行時引起誤會。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李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