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高中推行後,原本在預科施教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被取消了。繼之而各學校的中文科都強調推廣中國文化,然而缺少課程框架,學校充其量只在傳統節日辦些活動,以及借文憑試幾篇相關範文去講解,成效之不彰,大家有目共暏。對自身文化感覺疏離,所帶來的個人、社會問題,在後動亂時代,各界也應該已有深切體會。
推行中國文化科有重大意義
青少年時期是建立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身份認同擔當了重要角色,箇中又以意識形態起的作用尤為重要。此處無意牽涉政治,純以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而論:心存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美德,就是中國人世代認為是否為「人」的標準。早在唐朝,已不以種族、地域為「中國人」的定義劃界。據陳寅恪考證李唐皇族有四份之三為胡人血統,但大家亦視其為「中國人」,納入中華文明燦爛一員,原因是李唐認同中國文化。歷朝均以此維繫着中華民族強大向心。
殖民地教育即使如何避談「中國人」身份,但基於學校、教師的刻意傳承,當時的家庭、社會仍相對傳統,「中國人」身份依然在大眾血液中流淌。於此,無須高深論、例作證,單看八十年代一部漫畫《中華英雄》,講述主角被「賣豬仔」到美國受欺凌的故事,一期能賣20萬冊便明瞭了。
中小學推行中國文化不應以批判為主軸
今天要是復推中國文化科,當然不能照搬從前的模式。過去的文化科多少承繼着五四運動以來,對自身文化的批判思維,而且在高年級施教,故刻意要學生思考傳統觀念放在時下環境的可行與否。
可是,批判必須建基在充分的認知。在小學至初中,學生仍在建構獨立思考階段,加上培養學生成為具道德修養的全人,當為教育的根本價值,因此只需讓他們學會我國精神文明中無爭議的真善美部分,便可以了。至於,批判則留待高中,甚至更高學階吧!
當中取捨必然要由教育局定出課程大綱,列明教授內容、闡釋例子等,讓學校照本宣科,免除所謂「校本」導致良莠不齊的解讀。例如:在低年級教授「禮」,只要言明是維繫人與人關係的表達方式,不用談及禮是否限制人性的問題。又如:學生只需知道《易經》陰陽學說影響中國人生活,不需深究其占卦是否迷信。
施行中國文化科已到了關鍵時刻
縱然,過去只有準大學生能修讀中國文化科,未算普及。可是,停辦十年後,就更是整整一代人對此空白。若未能及時復推,受過舊制教育的教師將愈來愈少,師資培訓都成了問題。從宏觀的社會角度來看,也不利於文化保育和傳承。容我舉例說明:現時還有多少人想到農曆七月的中元法會(這是道教的稱呼,佛教稱作「盂蘭盆會」)是中國人關心顧念由親及疏、由生至死的展現?依本地文化工作者周樹佳統計,各區法會規模因各種原因正逐年減少或已停辦。
就算在國內,也意識到過去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忽視,近年由政府牽頭大力提振各地文化事業,倡導文化復興,民間的經典研讀班、宗族文化村等如雨後春筍。反觀香港,在考試範文《論仁、論孝、論君子》外,能再多背幾句《論語》格言的年輕人,恐怕也沒多少個;知道「上善若水」、「緣起性空」,抱持「守柔處下」、「因果業報」為行事法則的,又有幾人?
總結,儘管在現時的課堂分配上,未必能令中國文化科獨立成科,僅能隸屬於中文科內施教,但教育局的課程發展部門,亦應該為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得到整全的中國文化概念,定出指導內容。須知道,確立價值觀近則可護持個人成長;遠則可抵世俗歪風。我輩授學於先哲,自有傳承之責,不欲見我國優良精神文明即將葬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