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施政報告》評議──青少年發展及教育

特首本年的《施政報告》在押後宣讀個多月後,終於出爐了。我們今天利用一些篇幅,講述一些對青少年發展及教育方面的看法。

特首本年的《施政報告》在押後宣讀個多月後,終於出爐了。這份長達3萬多字的報告,據稱有多達200多項新建議,各人的評價如何?相信在沉澱後自有公論。

我們今天利用一些篇幅,講述一些對青少年發展及教育方面的看法:

一個城市的未來,相信是由今天的青少年及教育的持續發展去建立,這包括軟件及硬件的配合,青少年未來的素質及軟實力,決定城市的生命力,若大家對此點頭同意,便要留意下列各點:

政府忽視兒童教育

《施政報告》對幼稚園教育甚少着墨,而幼稚園教育是教育系統的基建,我們只看見一些城市基建,包括住屋、交通、土地運用等,但我們一向提出的幼稚園校舍及活動空間的不足,窒礙小孩子成長的問題,特首一貫甚少關注。

除了幼稚園教育外,我們也關注0-3歲兒童教育,這要從青少年建立家庭前的婚前教育去審視,也要從社區教育及家庭支援去審視,在這方面,我們也看不見有什麼關顧。

0-3歲兒童教育、家庭教育,絕不能由學校施行的家長教育去代替,這是教育系統的基建中的基建,盼望特首在補漏拾遺時有所跟進。

我們樂意看見特首多次提及青少年的學業及就業問題,亦看見不少資源的投入。在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發展配合、融合之下,我們欣賞「教育局會為學生提供結合課程的實地考察機會」這個說法。互相了解要由互相接觸開始,要講配合、融合,必先從互相了解開始,年輕學生需要透過考察去學習、研究,希望教育局盡快大規模去開展,亦可與姊妹學校計劃及通識科的專題學習配合。

政府應加深青少年對政府認識

有關青少年的議政、參政,自薦加入委員會的參與太偏狹,只有一小撮的青年人關心,政府應加強青少年對政府架構、施政的認識,譬如每年《施政報告》發表前,教育局可組織青年論政論壇,讓青年可以論政,向特首建言。

又在《施政報告》發表後,特首可以接受青年領袖的質詢,增加青年人對施政的了解,從而攀登論政、參政的階梯,學校方面也可以在論政活動方面予以指導及配合。

提供大灣區城市的創業、就業機會,是十分適切的建議,亦有實效,政府可同時要求加大大灣區城市各企業給予本港大學生實習的名額及支援。

在中學生,大學生甚至小學生都有實地考察機會,對內地的了解加深了,加上就業的需要,學生去內地企業實習的誘因便會大大增加,若能加上內地的宜居及安老配套,青少年嚮往去內地實習、就業,兩地互補發展的實踐,便會水到渠成。

推廣應用學習課程

應用學習課程,不應只視為一個高中選修科目去看待,它實在是推廣科技、藝術及其他現代化尖端行業的一個切入點。政府應深入研究這與大學教育、智慧城市,大灣區學習與就業,再工業化,青少年發展與生涯規劃的關係。

設立青少年領袖進階性培訓計劃

正如本文開始時提過,青少年的素質及軟實力,是城市生命力的未來,而青少年的發展,由0-3歲,幼稚園教育,中小及大學教育,家庭及社區教育,青少年婚前教育去承載,缺一不可。政府應重新審視每個環節有何缺失及補充,最後配合考察實習,就業創業等配套,方能有所改善,令青少年感到受重視及被栽培。

最後,近年可見,本港缺乏認識國家的青少年領袖,政府應考慮成立進階性培訓計劃,持續地系統性培訓本港及國家的未來棟樑。

2020《施政報告》評議之一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