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瑰寶輝煌再現

大地產商豪擲幾十個億,保育一所位於黃金心臟地段的老戲院,幾乎前所未聞。所要致力重現的輝煌,具體是怎樣的輝煌?

9月本欄開篇提到傳奇的北角璇宮戲院,即最近獲「特赦」而登上頭條新聞的皇都戲院。10月8日,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以47億投得皇都戲院整個商住地段業權後,隨即宣布皇都戲院保育計劃, 「致力重現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

這個消息對我等多年呼籲保留璇宮戲院的微弱聲音,簡直不可思議。大地產商豪擲幾十個億,保育一所位於黃金心臟地段的老戲院,幾乎前所未聞。所要致力重現的輝煌,具體是怎樣的輝煌?

首先要說明的是:皇都戲院是一所電影院,但播放電影並不是它的全部。要認識這棟坐立港島東近70年的文化瑰寶,要從香港文化硬件建設說起。

1933年,香港第一代音樂廳的皇家劇院,隨着舊大會堂讓路給滙豐銀行總行而拆卸。自此所有演藝活動在戲院、酒店、學校以至教堂舉行。戰後百廢待興,在香港文化沙漠綻開的第一棵綠蔭,正是1952年的璇宮戲院,揭幕後引來一眾音樂、芭蕾、話劇等國際頂級演藝家及團體登台演出,也成為香港著名必到景點。1954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威廉荷頓到訪璇宮,翌年再度來港拍攝講述韓素音戀愛故事的著名電影《生死戀》。

香港只此一家的高雅文化殿堂

1959年大年初一改名為皇都戲院之前的璇宮時期,那五、六年的光景是該院的黃金歲月。它不但是香港只此一家的高雅文化殿堂,為中西表演藝術提供平台,也帶出一系列文化活動。例如1955年4月首屆藝術節,中英樂團(即香港管弦樂團的前身)、戲劇等都在璇宮演出。該一年一度的藝術節是為了正填海興建的大會堂作前期準備,培養藝術氛圍、聽眾,發展購票、推廣等軟件。璇宮所扮演文化先行者角色,為1962年開幕的大會堂提供不可多得的藝術實踐,功德無量。

璇宮由傳奇娛樂大亨歐德禮( Harry Odell)創建和主導,完全是民間、商業行為。68年後的今天,歷史似乎在重複。期待昔日輝煌再現。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