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習?

學習,必須要「為自己而學」或者是「為學而學」 ,才會有深刻的、真正的學習。

上周最後談到國際比較PISA,東亞社會,學生表現都是全球之首,但是普遍地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動機、感到沉悶、憂慮考試。怎樣解釋?簡單的詮釋,這些出眾的表現,就是因為特別苛刻的壓力。果真如此?

2010年,PISA剛發表上海獨佔鰲頭的報告,筆者剛好在墨西哥,參加了他們180位教育領袖的討論會。墨西哥在PISA的表現非常低。會上幾乎是一致的呼聲:「我們不會學那些亞洲國家,我們的孩子很愉快。」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東亞這些國家學生的表現,是建築在他們的「不愉快」上面。

傳統的「動機」理論,會認為學生若只有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而不是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即對學習的真正興趣),就不會有真正的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學習不是由於自己的動力,而是由於外來的驅動,如獎勵、懲罰、分數、名次,也包括要爭做狀元、升入名校、光宗耀祖、為國爭光等等;就不會有深刻的學習。外在動機,都是人家給的。也就是按這種理論,「為他人而學」,只會有表面化的、膚淺的學習(surface learning);學習,必須要「為自己而學」或者是「為學而學」 ,才會有深刻的、真正的學習(deep learning)。又回到本欄數周來討論的「為己」與「為群」的對立。

外在動機 膚淺學習?

墨西哥朋友們的反應,是一種誤解。PISA的報告,也警覺到這一點,指出:這不能證明需要學生不愉快、受壓力,才能在學習成果上取得成績。報告也指出,實際上,有些社會,如芬蘭、愛沙尼亞(Estonia),學生能力表現不錯也是排在前面,但是學生的情緒狀態,卻也是屬於水平之上。

但是,回到東亞的學生,為什麼缺乏內在動機而又可以表現出色呢?一種解釋是,因為東亞的學生善於死記硬背,善於應付考試。筆者就親耳聽到上海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嚴厲批評PISA的上海負責人,認為假如肯定上海的PISA表現,就是鼓勵了「應試教育」。這是一種誤解。PISA雖然也是一種測試,但卻不是測試學生已有的知識,而是測試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從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數據、資料,考驗他們提取、分析、綜合、創造等等方面的能力。完全不是死記硬背可以操練出來的。把上海學生的表現出眾,歸因於「應試教育」,是另一種誤解,當時就為受批評的朋友感到委屈。

這裏的關鍵,是把「能力出眾」與「經受壓力」之間,介入了一個未經考證的因果關係:因為經受壓力,所以能力出眾。這與前述的「外在」與「內在」動機,作為學習「淺」與「深」的黑白分界線,是一致的。筆者在念教育文憑(教師專業培訓)的時候,就是這樣學到,也是這樣想的。

學習成敗 因素複雜

筆者在港大的前任,來自澳洲的John Biggs,是研究學生學習尤其是學習動機的專家。來香港之前,他的學習理論,是澳洲教師培訓的必讀。他是一位非常認真而又有點倔強的學者。來香港以後,經過在香港與內地的研究,果斷地推翻了他自己「內在動機」=「深學習」、「外在動機」=「淺學習」的對立,而從文化差異的角度,重新審視學習與動機。他不但推翻了兩者的黑白對立,而且把學習動機推廣到種種其他因素,尤其是文化差異。

在2006年一篇文章中,Biggs首先引用了一段英國一位學者的文字:「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他們的教育文化……着重記憶與背誦,…… 自然產生複製式的膚淺學習……。」Biggs跟着評論:「這是深度的誤解。是一類人(通常來自西方)把自己的文化準則,當成是普世的準則,用來判斷所有其他文化。」對於文化的認識,改變了他整體的學術框架,表現了他大學術家的風度。

有些學者,以為固守自己成名的「產業」,死不改變,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光環。事實剛好相反,不斷自我更新,否定過去,才會不斷發出新的光輝。最近發明IQ的學者,因為堅持其種族簡介,遭有關學術機構除名,就是一例。

Biggs的貢獻,不只是在研究學生學習的領域裏,引進了文化的維度,也拓寬了有關動機的研究。隨着出現的,例如有任務為本(task-oriented)的動機、表現為本(goal-oriented)的動機、成功驅動的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等等。筆者不是專門研究「動機」的,還須請讀者中的高明,包涵指教。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改變揭示了學生學習領域裏的複雜性,不再把學習成功(「深淺」)的因素,簡單地掛在「動機」上面;也不會把學生學習的動機,簡單地分成「外在」與「內在」。如果用數周來的文化話語來說,就是不會把「為群」還是「為己」,看成是學習深淺的決定因素。

進一步看,學生在PISA表現出眾,與學生情緒的負面表現,也許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維度,無法簡單化地當成是「因」與「果」。美國一度流行的「虎媽」概念,也是這樣。

在「虎媽」原作者的家裏,也許是她的「虎媽」嚴厲,造成了她孩子的成功;但卻不能說明,另一類的家教,也許同樣是東亞家庭,孩子就不能成功。也就是說,學生學習是否成功,關鍵不在是否壓迫學生。況且,何謂「成功」,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的理解。

文化特點 習以為常

PISA表現好,值得高興。學生有負面情緒,需要解決。但不等於必須有負面的情緒,能力才有好表現。反過來說,不等於學生情緒有良性變化,能力就必然降低。這些道理,本來並不高深。但是一放到學術圈子,有時候看到數字,就急不及待要加以因果解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看到A與B兩組數字,有相關性(correlation),就強加予因果解釋;而不知道,A與B後面,還有更多、更深層次、更複雜的第三、四個因素,需要另一類的研究才能發現。這本來是教育數量分析課程的ABC。

回到文化。PISA表現好,學生不停留在死記硬背,能夠在能力方面表現出色,說明東亞這一帶的教育,有他們存在的優勢。假如清醒地探究一下,也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現象,其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土壤。比如說,不信先天,重視後天;學生專心學業,在課堂是常態;着重班級模式,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學校不限於傳授知識,都有育人、德育等全面教育的理念和機制;在我們的社會,家長都非常緊張孩子的教育……。這些,在我們本身的文化裏面,不在話下。更不用說我們看得到的東亞「筷子文化」社會,近年都有比較深刻的教育改革。

但是閉目想一想,在別的文化裏面,這些方面,會很不一樣。在不少社會,課程的理念,是適應每一個人的先天;在不少社會的公立學校,學生愛理不理,是課堂的常態;在不少社會,班級不是教育的手段;在不少社會,除了精英名校,主要是傳授低年級的讀寫算、高年級的STEM;在不少社會,近年才開始重視學生行為、社交情緒、提防輟學……;在不少社會,重視教育也許只是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的傳統。

這些,與學生情緒是否負面,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對學生學習的優劣,卻關係重大。而需要解決學生的負面情緒,則是另外一類問題。以後再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