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談韓戰:新中國給傲慢的美國立規矩

戰爭從來都不只是物質力量的較量,也是精神力量的較量,士氣的較量、指揮能力的較量。

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環境下,今年內地高調紀念抗美援朝(韓戰)70周年,中央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內地著名國際關係專家、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張維為在「觀察者網」發表文章,指出當時中國領導人是權衡過出兵的利弊和勝算,才決定出兵的。

韓戰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距離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足一年,因此張維為認為當時中國是百廢待興,猝不及防。

美國無視中國警告

張維為稱,1950年10月3日淩晨一點鐘,中國總理周恩來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Kavalam Madhava Panikkar),請他通過印度政府轉告美國,美軍如果越過三八線,中國人便要管。「這是非常擲地有聲的警告,」他說:「但是美國過於傲慢,麥克阿瑟過於傲慢,認為中國的警告只是恫嚇而已,中國沒有能力與強大的美軍較量。」

美國沒有理會中國的警告,9月15日已與「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並繼續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挺進,中共主席毛澤東決定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10月8日「秘密」出兵援朝(北韓),10月25日打響入朝首戰,因此,10月25日又被中國官方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70天攻克漢城震撼世界

張維為說:「中國人民志願軍40天收復平壤,70天打下漢城(今首爾),震撼了世界。經過五次大的戰役,最終硬是把武裝到牙齒的核武器超級大國美國,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打到了談判桌前。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他指出,當年做出「出兵援朝」這個決定是很不容易的,「我想當年我們的實力比現在弱一百倍都不止,為什麼敢於叫板美國?回顧當年毛主席出兵朝鮮的戰略思考和決策,我想對於我們今天堅定有力地處理中美博弈和解決台灣問題也有一定的啟發」。

張維為認為,當年中國入朝作戰的決策涉及很多問題,但從兩個簡單的問題,可以看出領導人是怎麼思考的:

一個是權衡出兵的利弊,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勝算的可能性有多大。

擔心美法勾結成合圍之勢

「戰爭必然有傷害,出兵援朝帶來的傷害顯而易見,它可能推遲中國已經開始的經濟恢復進程,甚至會引火燒身,使中國變成戰場。」他説,毛澤東當時用「三把刀」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說,「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國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們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尖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台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

因為中國當時也在支持越南的抗法戰爭,毛澤東判斷法國與美國要「勾結」起來對付中國。

毛澤東說,「天下如果有變的話,美國就會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他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換言之,「如果不主動出擊打這一拳,不把敵人打痛,敵人的百拳就會向我們襲來,而且從三個方面圍過來,戰場可能是中國境內」。

所以毛澤東當時就給在蘇聯訪問的周恩來發電報,他這樣寫的:「我們認為應該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而且要早參戰,如果等朝鮮徹底垮了,中國再想出兵就沒有理由了,也沒有機會了,而只能做在中國境內迎戰美軍的準備了。」

70年前毛澤東已有「底線思維」

張維為說:「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在戰略上將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換言之,他的思路就是當最壞的局面已經無法避免的時候,那就要做好底線思維,盡快主動出擊。這是關於第一個問題,就是出兵的利弊。」第二就是出兵的勝算可能性究竟如何。

張維為指出,1950年的美國,是剛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超級大國,鋼產量是8700多萬噸,而中國的鋼產量只有60萬噸,美國是中國的140多倍。「不像今天,我們一個唐山市的鋼產量就相當於整個美國的鋼產量」。

他接着說:「美軍還是一支高度機械化的現代軍隊。美軍陸戰一師,每個團都有一個坦克營,七十輛坦克,我們志願軍主力部隊九兵團,一輛坦克都沒有。」

另外,美軍還有強大的空軍,掌握着制空權……但是,「毛主席對中國的陸軍充滿信心,認為陸軍同陸軍較量,志願軍可能勝出」。

張維為指出,戰爭從來都不只是物質力量的較量,也是精神力量的較量,士氣的較量、指揮能力的較量,「我們志願軍的指揮員身上還帶着戰爭的硝煙,幾乎都身經百戰,這一切彌補了武器戰備上的差距」。所以毛澤東相信,具有高昂的戰鬥精神、豐富的戰爭經驗、敢打近戰、夜戰的志願軍,可以打敗「鐵多氣少」的美國軍隊。

張維為總結,「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給傲慢的美國立規矩。過去美國打仗從來都是要對手無條件投降,過去對德國,對日本等都是這樣的,現在遇到了新中國這個不信邪的對手,它最後不得不接受有限戰爭,不得不承認美國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美軍布萊德雷五星上將語)」。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