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逾9個月,環球確診已超越3640萬宗,每周增加達200萬宗,形勢殊不樂觀,尤其新興經濟,例如印度每天確診達10萬宗之多,情況嚴峻。況且疫情反覆,歐洲近來又死復燃,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爆發第二波。
美國更是重災區,確診700萬餘宗,病歿突破20萬人,半數州份確診人數更止跌為升,問題未見受控制,最近連總統及夫人,乃至高級顧問與官員等亦染疫,消息轟動全球。
避開兩難事半功倍
內地、台灣、澳門和香港抗疫表現不論,若環顧全球其他地方抗疫,可謂有得有失。手忙腳亂沒做好應對者,事倍功半;不慌不忙能緊抓抗疫關鍵者,事半功倍,粗略上可歸納為三大類別:
- 美國及印度等地未能控制疫情蔓延,感染及死亡個案仍節節上升。
- 德國及部分歐洲等地迅速控制疫情,感染及死亡個案下跌至零星數字。
- 挪威及南韓等地有效壓制瘟疫爆發,感染及死亡個案應聲下跌。
市民大眾難免疑惑:如何抗疫始能克難?究竟怎能更有成效?所謂成效,是控制並減低直接及間接影響。直接影響是瘟疫蔓延,人命傷亡難免。間接影響是管制人流物流,阻截病毒擴散,唯這樣必然殃及經濟貿易,打擊民生就業,令經濟陷入蕭條境地。
其實情況並非一面倒,不乏成效顯著,避開兩難局面,不必抉擇取捨。例如紐西蘭內弛外張,及早阻截及控制蔓延,減少國內活動管制。其他海島型經濟(如澳洲、冰島),也有效防止爆發。非海島型經濟而出色者,如挪威、烏拉圭、瑞士、德國等,措施先嚴後寬,及早實施嚴厲限制,隨後按實情調整解除。不過各地政府大多表現欠佳,有負大眾之期望。
三大手法對症下藥
抗疫有方,對症下藥,減低死亡率,控制感染者,可歸納為三大手法:
- 管制從嚴,以越南為典型。
- 謀而後動,以德國為榜樣。
- 有備而戰,以南韓為實例。
截至10月初,越南確診1099宗,35人死亡,而且自8月中情況已穩定。不過越南實行社會主義政治及經濟制度,動員全民抗疫,厲行公共紀律,加上指令自上而下,深入基層,其他地方未必可效尤。然而,實際措施仍可借鑑,包括公共醫療基礎建設,及早加強邊境檢疫,推行全民檢測,阻截社區散播,緊密追蹤接觸者,及早隔離疑似患者,清晰通報,人人自律等。
截至10月初,德國確診約31萬宗,染病死亡人數小於9700人。預防、檢測、控制、治療等四方皆出色,歸功於完善醫療保健制度,先進醫療研究設施。公共醫療系統優秀,及早推行檢測,資料搜集、分析、發布有條不紊,政策決策透明,贏取民眾支持,上下同心。政府以三項指標:感染率、嚴重性、醫療負荷率等衡量成效,也是政策依據。民眾清楚理解措施寬緊之基礎,信任政府決策。值得留意者,近來疫情反彈,政府迅速掌握來源,加強護老院及屠場防疫,阻截病毒蔓延。
截至10月初,南韓確診少於2.5萬宗,染病死亡人數小於430人。汲取中東肺炎(MERS)之教訓,官民緊密合作,及早在檢測、控制、治療等,採取有效措施,不必採取行政手段,實施工商停業、居家令等嚴厲限制,也能控制疫情。然而,南韓人口集中城市(大於80%),社區感染源自群體活動:信眾崇拜會、宗教法會、體育賽事,以及大型工場(如電話服務中心)等;況且民眾對私隱較寬容,有利檢測及追蹤。不過其未雨綢繆之態度,科學數據為本之決策,清晰明確之對策,創新科技之應用,皆值得借鑑。
眾所周知,抗疫有如風險管理,共有三道防線:
- 檢疫:實施入境健康申報地檢測疑似個案,阻截病毒入侵。
- 治疫:分析病理,對症下藥,救急扶危,根治疫症。
- 防疫:全民檢測,嚴守公共衞生,推廣個人衞生,研發疫苗,阻截傳播鏈。
統計分析貼緊形勢
有效管理防線,需要統計分析,不過統計往往落後形勢又不完整。決策須抽絲剝繭,去蕪存菁,並結合經驗,靈活機動,始見真章。英國智囊「世界統計透視」(Our World in Data)整理各地統計,分析追蹤疫情,公諸於世,資料豐富,讀者可登上其網頁,增進知識。各地人力物力直接影響統計質量,應用及比較時,須留意細節異同。
何謂完善及完整之疾病統計?其一,每日檢測猶如抽樣統計,樣本多寡(檢測率)之偏差有別,影響結果。檢測少又確診少,疫情未必受到控制。檢測少而確診多,也未必失控。檢測多又確診少,則疫情受到控制。檢測多又確診多,則不許樂觀。其次,即使樣本足夠,檢測是否合格,應以確診率為準,儼然工廠品質管制。依據世界衞生組織之建議,正常化確診率低於10%,檢測始合格,而低於3%最可靠。例如9月底印度每天檢測率為每100萬人有800人,其中60人(7.5%)確診,疫情欠佳。德國檢測率是1966人,其中22人(1%)確診,情況受到控制。
其三,各地政府最重視死亡風險,而官方統計卻是最有爭議者。顧名思義,確診死亡率(case fatality),不計算未確診而病故者,或病故而從未檢測者,並不反映疫症實際死亡風險。道理甚簡單,統計不計算感染而未發病又未檢測者,確診死亡率可能高估真實風險。統計也不計算死亡而未發病又未檢測者,確診死亡率也可能低估真實風險。除非強制全民檢測,找出實際感染人數,推算感染死亡率(infection fatality),始能確定死亡風險大小,但實務上未必可行。
退而求次,可從額外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推算確診死亡率之偏差。額外死亡率(P值)定義,是瘟疫期間高出正常者,即是早年同期統計。假設非瘟疫死亡率不變,額外死亡乃直接或間接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間接影響包括醫療系統超負荷,非緊急服務讓路,影響照顧長期病患者,增加死亡人數,不過難以分辨。世界統計透視之分析限於歐洲,顯示英格蘭及威爾斯、西班牙第一波之P值甚高,而德國及挪威之P值徘徊低位,反映抗疫得失,高下立見。
是回瘟疫來勢洶洶,不少政府措手不及,病毒入侵社區蔓延,只好兩害取其輕,不約而同以人命為重,嚴厲管制人流物流,阻截病毒散播為要,而容忍經濟淪陷不景氣,像巴西般的例子甚少。不過環球供應鏈及需求鏈停頓,經濟全球化多邊模式之盲點暴露無遺。其實危機前所未見,無人倖免,復原之路舉步維艱。
抑制蔓延壓傳播率
抗疫是抑制瘟疫蔓延,防疫是消除病毒感染,目標應如何量化?抑制瘟疫蔓延,是壓低傳播率(Reproduction Ratio)低於1。若傳播率(Rt值)高於1,而出現個別免疫群,顯示病毒仍活躍,隱藏傳播者未清除。消除病毒感染,是壓低Rt值近0,不會出現個別免疫群,直至疫苗面世,全民接種,集體免疫。綜合分析,新冠狀病毒肺炎不會銷聲匿跡,有如沙氏肺炎般,零感染可望不可即,Rt值也不會是0,故此疫苗面世時間至為關鍵。
綜合以上世界各地抗疫得失,不難得到一些有助我們抗疫克難的啟示和教訓,簡單而言,可分為上策、中策、下策三個層次,值得香港學習和思考。上策是檢疫隔離,以第一道防線阻截病毒入侵,防患未然。不過,政府往往猶疑不決,坐失良機。假如有備而戰,香港第二波(滯留外地居民返港)應可避免,癥結是集中觀察設施不足,家居觀察漏洞百出,未及時隔離病人治療,病毒社區擴散。香港第三波(海員及空勤換班)是重蹈覆轍,癥結是豁免檢測有漏洞,又不集中隔離待命,病毒有機可乘。
中策是檢測追蹤隔離,啟動第三道防線,動員應急設施,及早阻截瘟疫蔓延,抑制傳播率,分隔高危群組(例如長期病患及年長者)以減低風險。成敗關鍵是官民互信,搜集及分析資料,作為應變依據。局部限制人流物流難免,故此決策透明,訊息發布及時,至為關鍵。南韓汲取中東肺炎(2015)教訓,當年小於17000人感染,38人病故,旅遊業損失26億美元,抗疫花費10億美元。事後政府改革公共醫療系統,加強應變瘟疫能力,今回正好派上用場。
下策是以行政手段阻截傳播,全面限制人流物流,配合檢測追蹤隔離,切斷傳播鏈。湖北及武漢率先封省封城抗疫,立竿見影。歐洲出現第一波,紛紛借鑑,不過疫情尚未受控制,經濟負面已浮現。政府陷入兩難,舉棋不定。
內地封省封城措施見效,有賴天時地利人和,因當時正值農曆春節長假,遊子返鄉度歲,經濟處於半休息狀態,措施影響有限。時空不同,社會及政治制度有別,東施效顰,效果自然不一樣。
世界統計透視分析谷歌(Google)編製的《疫情下之社區流動報告》,發現行政措施改變出行習慣,不過季節性影響(例如:夏季公園遊人增多等)難消除,是否有助控制疫情,不宜草率下結論。
加強互信贏回信賴
香港對沙士肺炎記憶猶新,防疫意識高,警覺性也高。農曆新年前後,外科用口罩渴市,供不應求,是最佳寫照。客觀上說,應對疫情成效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殊非僥倖,應給予充分肯定。抗疫事半功倍,統計至為關鍵,德國及南韓是典範。相比先進經濟,香港之統計有限(證諸世界統計透視之抗疫資料庫),屢屢化險為夷,乃大眾抗疫意識高,又能同心協力之功勞。9月份之全民自願檢測結果正面,取得成效,合乎預期;以每百萬人計,每天平均檢測16961人,確診者小於1人,按國際準則,足以令人釋懷。當務之急是按部就班振興百業,重拾經濟動力,恢復正常民生。
不過,瘟疫也暴露官民鴻溝之大,此點相信與近年社會嚴重撕裂、互信薄弱及過於政治化有關,並不意外。瘟疫面前,弱勢群體與低層受到打擊尤大,各方應放下成見,以社會整體利益為重,如2003年時般一起克服危機。政府更應主動走前一步,禮賢下士,廣納人才,既要認真檢討公共醫療保健應變架構,亦應借鑑德國、南韓及先進經驗,完善資料統計,重整官民合作機制,加強未來應付挑戰的能力,贏回民眾之信賴。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