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環球經濟貿易陷入困境。香港首當其衝,失業率節節攀升,從去年底之3.3%(以3個月移動平均計,經調整季性節因素)上升至年中之6.2%,始喘息回穩,7月份是6.1%(未調整前6.3%),而8月份也是6.1%(未調整前6.4%)。首輪「保就業」援助看來奏效,穩定勞工市場,不過最新非全職而工時不足者(Underemployed)升至3.8%,較去年8月份高4倍之多。
近日外地疫情反覆,美國有待緩和,歐洲相繼反彈,印度更趨嚴重,環球經濟復元無期,香港略見緩和,正盼望黎明。政府剛公布次輪「保就業」援助,調整各業補助準則,冀做到對症下藥,收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超級市場集團需優惠基層及回饋顧客,屋苑管理集團需回饋業主住戶等,務求保障基層就業之餘,社會大眾也間接受惠,減輕生活負擔。
窮人減開支 富者增消費
然而,首輪援助兩面不討好,勞方投訴資方投機取巧,減薪裁員,半職半薪,甚至停薪留職等,層出不窮。工人備受困擾,職位無保障,也復工無期,有違政策原意。資方則叫苦喊冤,開支繁多,補助杯水車薪,勉強支撐門面,見步行步,籲賓主共渡時艱。近日疫情緩和,形勢好轉,有零售集團延長營業時間,方便顧客,也追上預算。
不過,店員加班不加津貼,以「積欠」工時對沖,是現實例子。資方理直氣壯,指多月來受客觀因素拖累,提早收市,員工照樣支全薪,等於缺勤,積欠「負工時」有待償還。員工指摘資方取巧,變相減薪,礙於人浮於事,敢怒不敢言。若非有人投訴離職遭扣薪,勞工處介入調停,傳媒報道始揭發爭執。
瘟疫肆虐,抗疫防疫從嚴,甚至封關閉城,引發環球經濟危機,讀者心中有數,不用多言。其實有人歡喜有人愁,百業可歸納為四大情況,相應就業失業狀況亦有異。
- 門庭若市。防疫抗疫物資供不應求,藥房客似雲來。大眾保持社交間距,大小會議可免則免,或改在網上進行,專業軟件大行其道。市民避疫,取消社交宴會,減少光顧食店,街市及超市應接不暇,外賣也大行其道,人手緊張。
- 持盈保泰。市民減少外出,消費品省買儉用,耐用品更延期更換,可省則省。零售業門庭冷落,批發業以至出入口業也受牽連,中小企業保持實力為先。
- 掙扎求存。疫情幾番起伏,多種行業望天卜卦,無所適從。例如健身美容等個人服務,茶餐廳等街坊食店,營業備受限制,入不敷支,甚至零收入,陷入財政困局,被迫減薪裁員。
- 奄奄一息。打擊最大者,莫過於旅遊客運、會議展覽等人際服務行業。人流管制嚴苛,客源無繼,業務近乎停頓,奄奄一息。珠寶首飾鐘錶等奢侈品,生意一落千丈,進退維谷。本業停滯,也波及整條供應鏈,例如:航機九成停飛,機場地勤及空域管制,維修保養,餐飲供應等配套支援,也全面縮減。
低學歷失業較高學歷嚴重
就業與消費互動,不過香港經濟統計落後,因果循環不易跟進,且借鑑美國之分析,舉一反三。美國有失業救濟福利,經銀行轉賬,而且消費大多以信用卡簽賬;比對不同類別客戶,可以管窺豹。此外美國人儲蓄低,眾所周知;約60%不多於500元(美元.下同)。經濟好景時,薪俸月月清,經濟不景氣時,援助月月清,比比皆是。
根據美國銀行比較8月份首尾兩周之簽賬統計,領取失業援助者,衣衫及住屋裝修開支均下跌35%,雜項下跌25%,蔬果食品下跌15%,外出餐飲下跌10%,即使煤氣費也下跌5%。反觀其他客戶,雜項及外出餐飲皆上升5%,衣衫、蔬果食品、煤氣費皆上升3%,對比明顯。
此外,領取援助者,收入愈低,開支縮減愈多。全年收入少於5萬元者,開支縮減18%;收入5萬元至12.5萬元者,縮減9%;收入高於12.5萬元者,縮減7%。反觀其他客戶,收入愈多,開支增加愈大,分別增加2%、3%、4%不等。
綜合分析,消費開支模式隨失業就業,以至收入增減而變通,非必需品與必需品此消彼長,是經濟規律。另外宏觀經濟是收支相對,我家開支是人家收入。美國經濟骨幹是私人消費開支,若持續縮減,會產生旋轉洞效應,拖累其他產業之收入。香港經濟結構相似,購物區(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等)地舖空置率飆升,顯示零售業一落千丈,入不敷支,掙扎求存。
是回失業潮源自瘟疫席捲全球,企業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裁員減薪無分大中小。唯被裁者大多是零售服務低薪工種,而失業者大多是學歷低工人。以美國為例,8月份失業率是8.5%,其中中學未畢業者是11.8%,大學畢業者是5.6%。香港統計欠詳盡,不過相對之15歲至19歲組別是23.8%,20歲至29歲組別是11.4%,其他組別是4.5%至6.5%不等,與美國大同小異。按工種分析,服務銷售及熟練技工皆是10%,其他組別是2%至6%不等,也與美國統計相似。
非常經濟,非常對策,不能墨守成規;需因時制宜,始事半功倍。傳統人口統計學之勞動力統計,基於靜態市場,無論自僱(包括東主)或受僱(全職或半職),皆日常作息有序,薪酬結構簡明,統計直截了當。現今動態市場,無論工種、作息、薪酬,皆變化多端。統計蕭規曹隨,如何更好辨別區分同中有異,讓政府、業界及社會更充分掌握實況,以便對症下藥?
香港廣義失業率達10.2%
美國失業統計,共分3個勞動人口定義(L1至L3),6個不同比率(U1至U6),有廣義有狹義,針對不同用家,也較能全面反映實況【表1】。
勞動人口定義分別是:
.L1傳統勞動人口(不計職業軍人),依照國際標準,計算官方比率
.L2傳統勞動人口 + 待業待職者(Discouraged),擴大至消極勞動力
.L3傳統勞動人口 + 待業不求職者(Marginally Attached),擴大至不固定勞動力
至於失業率,U3是官方統計,即傳媒所報道者,而U6是廣義統計,為大多數學者智囊採用作分析,其餘是輔助統計,屬參考性質。
拆解失業統計,比較12個月來之變化,美國勞動力市場有幾個現象。其一,失業多於15周者(U1), 較小於15周者為多,顯示失業周期延長。其次,待業待職者不多(U4),消極勞動力影響不大。其三,待業不求職者有增加趨勢(U5),不能忽視。其四,非全職者顯著增加,若U6較全面反映實況,失業率高達14.3%,當中非全職者佔4.6%,相等官方統計8.5%之半數。應留意者,是上述失業率未經季節調整。非常時期,季節因素變成學術性,脫離現實,有否調查,無實際意義,也不影響分析。
故此,美國之緊急援助分開企業及僱員,對症下藥。企業援助重點是稅務減免,改善資金周轉,維持營運;僱員援助重點是就業保障,政府擔保僱主發薪(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直接經銀行轉賬,無論固定或不固定僱員,全職或非全職,皆受保障。
數據滯後抗疫措施被動
香港統計不及美國詳盡,其中非全職者,今年激增近4倍至3.8%【表2】,值得關注。參考美國統計,官方失業率偏低,皆因勞動人口以廣義計算,而失業以狹義計算,分子分母性質有別。若同樣以狹義計算,8月份應是高於6.6%(未減除待業待職者及未經季節調整),相對美國之8.5%。其實同樣以廣義計算較可取,8月份實際是10.2%(美國14.3%包括待業不求職),較去年高出2倍多,其中非全職者多於三分之一,不可輕視。
形勢緊迫複雜,但基礎統計不足,特區政府之保就業計劃,急就章漁翁撒網,難免掛一漏萬。詬病是全程假手僱主,難怪非全職者及停薪留職者,不信服待遇一視同仁。況且僱主良莠不齊,有心人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難以杜絕,自然是非多。首輪援助發放後,難怪兩面不討好,勞資各執一詞,批評此起彼落,乃意料之中。
瘟疫引發環球經濟危機,暴露香港勞動市場統計不足,落後於形勢,尤其欠缺失業援助,統計不全,令政府及社會未能掌握市場複雜變化。遇上非常情況,難以因時制宜,顧此失彼,對症下藥,陷於被動;退而求其次,濟急寧縱毋枉,卻難以錢盡其用,亦易招指摘批評。書到用時方恨少,政府應汲取教訓,徹底改進勞動市場統計,追上形勢,以免日後重蹈覆轍,臨急就章,吃力不討好。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