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驗疫才是重啟經濟的關鍵

香港政府崇尚自由,但性格軟弱,不願為了對社會有益之事而冒上政治風險,所以沒有強制驗疫。這是不對的。

香港的經濟表現無疑地與疫情仍掛上了鈎。鍾南山7月底時說過,香港的疫情處於一種拉鋸戰的狀態。其實經濟也是在拉鋸,只要疫情不歸零,人民便不會心安,經濟的V形反彈不易出現。

先說經濟的表現。香港去年第三季經濟已呈下滑,GDP同比下降百分之二點八,即與之前一年同季相比有此跌幅,第四季同比仍跌百分之三。但此等跌幅顯然只與黑暴的破壞有關,疫情的影響要到今年才出現。今年第一季GDP同比下跌百分之九點一,第二季也無起色,同比負增長為百分之九。GDP的數據每三個月公布一次,訊息不及另一些數據及時。

有一組挺有用的每月數據可助我們知道最新情況。私營部門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可告訴我們經濟是在擴張還是收縮,若是50以上,便是擴充,50以下則是收縮。今年的4月及5月,香港的PMI很低,但6月時突然猛升至49.6,反映市場經濟雖然仍在收縮,但並不嚴重。我們應還記得,6月時疫情第二波似已受控,很多天都是零確診。

不過,1至7月,PMI又急跌回44.5,8月份再下調至44,反映在確診個案急升後,香港經濟又在收縮。此種情況與內地相比,大相逕庭,內地第二季疫情已基本受控,雖然經濟仍受歐美拖累,但GDP同比依然出現百分之三點二的增長。

我們知道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差別頗大,例如網購或超市生意可因疫情已門庭若市,金融業可通過網上進行大部分交易,旅遊餐飲則成重災區,但總體而言,只要疫情還是拉鋸下去,經濟的代價會十分沉重。

有多沉重?去年第一、二季黑暴尚未出現,今年的第一、二季黑暴也暫退了潮,但GDP卻依然同比下挫了百分之九,這顯示疫情對GDP的影響可能很接近百分之九的負增長。香港去年GDP每星期平均560億港元,百分之九的跌幅約等於每星期50億元的損失。就算我們不計算疫情帶來的人命與健康的損失,亦不理會財爺耗用了2000多億元的外匯儲備救市,疫情每延遲一個星期結束或受控,香港光是總體經濟收入便要掉50億元。政府及社會都要明白,時鐘不斷在轉動,不盡快便疫情歸零,經濟損失會不斷積累,一個月的延誤便是200多億的代價了。

經濟的損失會不斷增大,直至港人承受不到也不一定終結。

但上述的損失並非不可避免。將來有了疫苗後情況相信會改善不少,但若無口罩、社交距離等輔助,問題恐仍存在。在未來的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很多人或許都無接種疫苗的機會,重啟經濟的最重要手段還是能否有更多人能夠檢疫,甚至是每隔兩、三個月(或更頻密)再來全民(不止是普及)驗疫。這是很符合成本效益的。在內地驗疫,連上試劑與人工,每人成本只是100、200元人民幣,遠低於香港醫生所收費用。我們若與內地合作,假設每次驗測總成本300元,750萬人全部都驗,總成本也不足23億,卻可保經濟較有效運作起碼幾星期,十分划算。

適當的誘因很重要

香港政府崇尚自由,但性格軟弱,不願為了對社會有益之事而冒上政治風險,所以沒有強制驗疫。這是不對的,驗疫的作用不止於個人,而是有界外效應,有助斬斷無徵狀者的隱性傳播鏈,這足以使強制性驗測變得合理。若政府在將來的驗測計劃中仍不肯用強制性方法,次優的政策是用激勵方法,而不止是勸告,適當的誘因很重要。幾點以作參考。

第一,願意驗測之人大都重視健康,將來有疫苗時他們應有優先權接種。第二,將來若政府再派錢,好市民應有優先,有打針記錄的才可領錢,其他人則沒有或數額減低。

第三,持有健康碼的人可以到內地及澳門。在某些人群較密集的場所,政府也可讓曾擁有健康碼,但過期不太長時間的人自由進出,其他人則禁止。曾經有健康碼的人一般較小心健康,他們傳染他人的風險較低。

上述幾點只是些例子,政府可自行把政策精密化。這類政策社會成本不高,但有助使個案歸零,重啟經濟,希望政府不再優柔寡斷,拖泥帶水,能強勢出擊。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雷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