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定80」 ,說的除了是先天性格,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幼兒教育的重要。疫情下大家也暫停了面授課程,畢業禮改在雲端發生、開課日不再是跟父母說再見的考驗,而是父母排排坐在孩子身旁「陪太子讀書」。到底網上授課是否可以取代面授?尤其對幼兒及其家庭有什麼影響,值得我們深思。
幼兒學習模式
幼兒階段的學習,靠的不是工作紙,用的也不單是視覺。玩樂是幼兒最佳的學習模式,因為真正的解難能力,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全都不是在Zoom教出來的。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學家Donald Winnicott也曾明言,「玩」是一個人培養創造力和找到自我的起始點,也是我們每個人與外在世界的接觸點。所以,幼兒即使沒有上學,必不可少的,並不是網上授課,而是自由玩樂的空間與機會。因此,家長和學校在設立新的「開課」常規時,請務必要加入這個最高效的學習時段。
從事教育工作的,對VAK(Visual-Auditory-Kinesthetic)學習模式不會陌生,每個人的學習模式專長也有不同。有些孩子是強於以視覺(Visual)或聽覺(Auditory)學習,他們一般對轉到網上或在家學習的適應度最高,因為前者能透過閱讀書本、參與工作紙、看影片學習,後者能在網上聽從指令、聽歌曲吸收新知識。相反,強於以動感 (Kinesthetic)學習的孩子,則最難單從網上學習,因為他們需要透過做,例如觸摸實物與試做一次來學習。 因此網上學習的成效,對不同孩子而言,挑戰亦不一樣。真正以兒童為本,就要在課程設計上考慮VAK不同學習模式下的兒童發展。
硬件與軟件配套
在家開課最頭痛的是家長,這亦是一個更明顯看見貧富差距的戰場。家中有兩三名孩子,加上在家工作的父母,一家到底要多少部電腦、多大的的網絡流量才能應付?只要少一部電腦,少一個穩定網絡,孩子就可能比其也人少了學習機會。所以在推行網上課之前,必須要就硬件配套上作出妥善安排,否則此舉就會成為擴闊貧富差距,進一步減低社會流動性的幫兇。欣賞不少慈善團體及學校把這點納入重要考慮,沒有忘記教育之根本除了傳授知識,更是促進社會流動性。
其次是軟件配套,當我們表示要跟從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指引,限制5歲前的螢幕時間在1小時內,那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是,有沒有為家庭及小朋友提供有意義的另類選擇呢 ? 我們有沒有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由探索?我們有沒有刻意加入大肌肉訓練時間給小朋友,讓他們有些活動的機會?我們有沒有提供一些小肌肉發展的點子,包括用衫夾、開瓶子、夾波波等有意義的活動給孩子?早前Playright就曾對學校及社區送贈遊戲盒,讓孩子透過開放式遊戲強化社交能力及大小肌肉。不少推崇遊戲學習的學校,也以資源箱豐富家長及孩子的學習經歷。
我們未來再沒有超穩定常態
「後疫情」不單是新名詞,更是一個新常態。這真實處境敲響了警鐘,告訴我們未來再沒有超穩定常態,新疫情或新學習模式可能隨時出現,在家學習或者結合家校共同施教,將可能成為未來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此,社會對家長的支援和提供在家施教培育顯得格外重要。
為應付未來需要,除一般網上授課外,在幼兒部分亦建議加入:
- 社會或學校製作在家學習/遊戲支援盒:按兒童成長、學校課程進度和多元智能發展,制定開放式學習材料、配件及工具,提供予家庭使用,讓VAK不同學習模式的孩子也不會被忽略。
- 線上線下支援家長系統:透過系統為家長提供家中學習及學習支援盒影片及操作說明,令知識、能力較遜的家庭也能有效在家施教。
- 家長間成立互勉組群:透過凝聚同校或同社區的家長,交換心得同時鼓勵互勉,減輕家長間的壓力,善用社區網絡。
最後,作為兩女之母,我深明「後疫情」下的教育不但是對孩子的挑戰,更是對父母的考驗。透過舉辦精簡貼題的家長課,讓家庭及不同照顧者成為孩子的教育小隊成員,這對後疫症下的小朋友尤其重要。我們不單關注小朋友的情緒發展,更着眼在家長的壓力指數。一個平靜安全的環境,能減低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反之亦然。家長課不是要加重父母的負擔,而是讓他們知道有同路人在、我們可以找到方法一同支援孩子,培養以孩子主導的學習。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在這地球村上,希望每個家庭都找到這份支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