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回應美國制裁,語氣強硬、針鋒相對;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周日以「發表談話」形式,指「我們高興地看到,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等多名特區政府官員針對美國所謂制裁紛紛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光榮而崇高的責任,他們將無懼任何威嚇……我們為這樣的義正詞嚴的回應點讚」。
套用內地術語,特區高官這次表現「政治過硬」,過了關。美國這次制裁,令香港徹底完成了「第二次回歸」。特區政府7名官員和內地4名官員一併列入制裁名單,令香港無法再扮演「橋樑」角色,香港在美國的對華政策棋盤上,已被完全歸入成為大陸一部分;在華府眼中,香港是一國一制,已經失去了美國的特殊待遇,港官更跟內地官員一道,成為被制裁對象。
美國以外,歐盟及英、法、德、澳洲、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都先後聲明譴責《港區國安法》,並且終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香港成為了被西方世界「踢出局」的一員;「面向世界」走不下去,剩下的就只有「背靠祖國」。
特區領導層進入先紅後專新階段
美國這次制裁,也令香港的政治倫理「重新排序」,特區政府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不但要緊跟中央,還要全面配合;在面對外國勢力挑戰時,要毫無保留地公開表態、嚴辭申斥,不能再模稜兩可、閃閃縮縮。對特區政府高層來說,《港區國安法》是第一役,美國制裁是第二役,港官在政治上要表忠,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沒有這種思想準備,以後都進入不了政府權力核心。
特區問責官員的體制和內地幹部制度不同,內地幹部都是黨員,必須服從黨的領導、遵守黨紀,緊跟黨的路線;但特區問責官員沒有這種背景,中央如何保證以後港官都會跟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好呢份工」是曾蔭權競選特首時的宣傳口號,曾俊華參加特首角逐前也說過「特首是一份衰工」;這批傳統權力精英,仍然視特首是一份工!經過美國制裁一役,特區高官的「政治素質」要求已截然不同,特首和問責官員不再是一份「搵食」或服務社會的工作,而是一項有政治要求、要承擔政治任務的職位,特區領導層開始進入政治重於專業、先紅後專的新階段。
政府高層國籍效忠或容不得模糊
政治先行,高官的國籍忠誠問題就更加重要。香港過去長期是一個中西交匯城市,很多「社會賢達」都有不同國籍身分,但仍可晉身港英政府的權力中心(如行政立法兩局)。回歸之後特區政府承襲這個「傳統」,《基本法》內規定除特首、司局長等主要官員,加上終院和高院首席法官、立法會主席及直選議員之外,其餘重要職位,如同屬問責官員級別的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決策局的常秘和一些部門首長,都毋須要求是中國籍。
過去香港人對國籍問題並不太過在意,而國際化——香港人來自五湖四海、國際關係多,正是香港社會一大特色。
時代不同,美國現在把中國視為「敵國」、準備築起一道新鐵幕,排除中國在美國主導之下的國際體系,而香港是中國的一員,在「敵對狀態」之下,政府高層也許容不得在國籍效忠上出現模糊,一來是當事人身分尷尬(到底向誰效忠),二來對特區政府的形象也不利。
美制裁或嚇怕社會精英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商貿網絡遍布全球,港商在全世界開拓業務,無往而不利,從未想過會成為被美國制裁的目標。在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公布制裁內地和香港11名官員之前——早在7月20日,美國財政部已宣布將香港納入外資控制辦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OFAC)控制範圍內。
OFAC主要負責執行對外國個人和組織的經濟和貿易制裁,並監督金融機構不得與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人有業務往來。如今香港被納入OFAC制裁名單,意味銀行要小心處理在制裁名單上的人物。
美國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地位,市場已傳出在香港的外資銀行正審視旗下客戶名單;一旦成為制裁目標,將嚴重影響個人的業務和財務安排,對從政人士或公眾人物來說,這將會成為他們參與公務的政治風險!高官願意「為國效勞」、頂住美國制裁壓力,但商人或專業人士又是否願意?美國運用制裁手段,也許會嚇怕部分社會精英,跟特區政府「保持距離」,長遠將會削弱特區政府的管治人才。
在OFAC的制裁名單(Complete List of Sanctions Programs and Country Information)內,香港與伊朗、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和朝鮮等國家並列,屬於同一類別,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美國制裁別國,是展現其霸權的主要手段,而美國之所以能動輒制裁別國,而其他國家又難以還擊,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美國有強大的海軍力量。美軍在全球有多個海軍基地,遍佈世界,只有美國海軍能有足夠軍力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封鎖一國的海上運輸,實施海上貿易制裁。
其次,美元霸權壟斷金融市場的交易、結算和儲備,全球生意往來都離不開以美元作交易貨幣,投資市場則由美資投行、美債交易作主導,令美國政府可以利用阻止美元交易和結算作為制裁工具,且無往而不利。
維持與西方關係 才是對國家貢獻
在言文上高調還擊美國的制裁後,特區政府還有什麼後着?按過去在中美貿易戰,以及近期對記者簽證、關閉領事館等做法上,中方必對美方的做法提出反制、以牙還牙,但這次一併制裁內地和香港官員,北京又會如何還擊?制裁美方官員作用不大,在經貿上制裁美國也不容易,傷人也傷自己。
雖然受西方國家「包圍」,但國際聯繫畢竟是香港的生命線,在當前環境下,盡量維持跟西方國家保持緊密的「正常往來」,尤其經貿金融活動,對香港非常重要。對外宣傳方面,重點應該解釋《港區國安法》不會對外國個人或企業造成威脅,特別是要釋除對第38條「長臂管轄」的疑慮。
香港沒有外交權,跟外國「鬥爭」也非我們所長,反而維持與西方世界的關係,對國家好、對香港也好,做得成功,才是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