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與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威尼斯16世紀的歷史文化,與威尼斯畫派的特色,今天與大家分享幾幅提香(Titian)不同時期的畫作,回顧他的畫風與對後世的影響,總結連續四周介紹提香的文章。
以動作顏色連貫 以色彩平衡構圖
《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Virgin,圖1、註1)與《佩薩羅家族的聖母》(Pesaro Madonna,圖2)是提香20多30歲時的作品。在這麼年青的時期,提香已經表現出驚人的魄力,與駕馭大面積(《聖母升天》差不多七米高;《佩薩羅》差不多五米)跟複雜畫面的功力。但最特出的還是他大膽創新的構圖。
《聖母升天》氣勢雄偉,顏色絢麗,一氣呵成把地下的使徒,正在上升的聖母與天堂上的天主三個場景以垂直形式同時呈現,透過使徒的紅衣,聖母的紅袍及天主的紅披肩,用顏色連貫起來。聖母在半空中向天主高舉的雙手,與地上好像要抓着聖母的使徒的手互相呼應。呈現出一片激動驚訝,慌張混亂的場景,一改前人一片祥和,聖母冉冉飛昇,使徒地上膜拜的畫風。
《佩薩羅家族的聖母》又別出心裁,大膽的把聖母這位主角放在右側而非中央 (註2),要補償這個位置的「先天缺陷」,提香把畫面的光聚焦在她身上,再給她穿上一條紅裙,與她同等高度的畫面,沒有其他人物「搶鏡」。為免畫面因此過於向聖母一側傾斜,提香在對等高度的左面畫了一面紅旗,與聖母的紅裳呼應,利用顏色巧妙的解決了畫面結構的不均衡。
聖彼得的藍袍與聖母的藍色披風呼應,而他金黃色的披風又打破了「紅─藍─藍─紅」帶來的呆板節奏感。就是畫面同時緊密出現紅藍黃這三種明豔顏色,看上來卻毫不刺眼。
提香為其他畫家作了一個別緻的示範,無需為畫面的平衡固守對稱結構,不平衡的結構可以帶來動感,而顏色既可起平衡作用,也可帶動氣韻。提香駕馭顏色的能力讓人嘆服。
擁抱坦然的享樂主義
除了宗教畫,提香畫了大量裸露的女體,部分是羅馬(源於希臘的)神話,《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圖3)肯定是最著名的一幅。提香自己沒說畫的是維納斯,名字是後人起的。
以前全裸的女神通常都在戶外,畫中人不會跟觀者有眼神接觸。提香卻安排這女子在室內,她直視觀者的眼神,坦然的姿態,背後深暗色的布簾引領觀者視線來到她垂下的左手,輕蓋着她身體重要的部分,在在都在暗示着一些訊息。她看着的是誰?她的丈夫還是其他身份的人?她圓潤的身體,光滑的肌膚,引人遐思。與其說這是「希臘神話」,不如説是「坦然的享樂主義」(註3)。這就是威尼斯,這就是威尼斯人,這就是威尼斯畫派,這就是提香掀起了的民間裸女繪畫風。
300多年後,此畫啟發了畫家馬奈(Edouard Manet, Olympia,1863,圖4),而塞尚(Paul Cezanne)與高更(Paul Gauguin)又受了馬奈此畫的啟發,各自畫了多幅不同的斜躺的裸女像(註4),並賦予了新的演繹。藝術就是這樣的承傳,更新,往前推移,與時並進。
除了維納斯,提香還畫了多福半裸與全裸的《達妮》(Danaë,註5)與《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 提香對「達妮」這個故事好像特別感興趣,在1544 至1564 這20年間,畫了不下六幅《達妮》。蔣勳認為這故事暗示情慾在最密不透風的地方也會發生,跟天主教的戒律是一個對抗,具諷刺意義。在這多幅達妮中,普拉多博物館(圖6)的珍藏被譽為提香最具性誘惑的女像(註6)。但提香畫的一點也不低俗,他的女體都充滿生命力。這也可以反映提香的生命與價值觀,他活到差不多90歲,最後幾年還創作不斷,可見精力旺盛。而對他(與他的金主)來說,豐美的女性肉體,是值得享受的,沒有什麼不對。
提香也畫了多幅抹大拉的馬利亞,(圖6)這一幅最早,其他幾幅暴露的較少。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妓女(註7)而是懺悔的信徒,觀者不禁會問,提香為什麼不讓她美麗的長髮覆蓋全身,偏要「策略性的」露出她的胸部?文藝復興三傑沒有畫達妮與懺悔的抹大拉馬利亞這類題材,就是畫,相信也不會這麼描繪宗教人物。可以說是明目張膽,假借宗教題目之名,描畫(對觀者來說是凝視)裸女之實。但這就是威尼斯,而這就是提香,這就是他的金主接受的畫風。
洞悉心態 微妙關係
時人以擁有一幅提香為自己畫的肖像為榮是有其原因的。他不單能夠畫出像真度高的畫像,同時懂得如何賦予權貴人物需要的優越與威儀。好像本來已經嬴弱的查理五世 (Charles V,Holy Roman Emperor)在提香筆下顯得一切盡在掌握,帶領帝國與軍隊由黑暗困境走向勝利與光明(圖7)。這幅畫的處理手法,成為許多後浪畫家的王侯武將肖像畫典範。
提香的眼睛,好像能穿透人物的內心,再用他超越的手把人物微妙的感情心態,性格關係表露無遺。在《教皇保祿三世與他的孫兒》(圖8)這幅畫裏就畫出教皇雖然年邁,眼睛卻炯炯有神。兩位孫兒勾心鬥角,又要小心翼翼伺候教皇的微妙關係。大家有沒有留意教皇好像沒有右手,畫裏也有好幾處沒有完成的跡象?就是這幅畫,因為教皇沒有做到對提香的承諾,提香放下畫筆,輕輕的揮一揮衣袖,回威尼斯去也!
就是他的宗教畫與神話故事畫,如為西班牙皇帝菲利普二世(Philip II, 1527- 98)繪畫的六幅詩畫‘poesie’,提香也能因應故事場景,表達不同人物的心態,從哀傷到堅忍,從驚訝到驚恐,從悔疚到絕望,從羞愧到犯罪感,恰如其分的賦予人物豐富的感情。
商人畫家 自尊自信
提香為自己畫了多幅自畫像,現存只得兩幅(圖 7、8)。中年時(圖7)沒有點出自己的職業,把自己畫的倒像一個富裕的商人,突出自己華貴的衣服與查理五世授予他騎士勳銜的金鍊。晚年時畫像好像樸素了(圖8 ),地位其實更高。他給自己畫了側面肖像,這是當時只有繪畫最高貴的人才會採用的手法,常人只會畫四分三臉。但提香給自己手裏拿了一支畫筆。來到這個年紀(79-80歲),得到這麼高的尊崇,提香對自己畫家這個身份有了自信,他也坦然忠實的描繪了自己充滿皺摺的臉容與蒼勁的手。這是史上第一幅畫家手拿畫筆的自畫像,後人如委拉斯開茲(Velazquez)與戈雅(Goya)受其啟發,也在畫中加入自己繪畫時的情景,肯定自己作為畫家這個身份地位。
超越自我 後世先鋒
提香早年畫風明麗,色彩豐富,構圖大膽,通過色彩和輪廓表現形象。
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肌膚畫的光滑明亮,但在描繪刺繡等物料時,會使用乾筆描畫細微的圖案花紋,製造質感。
晚年色調較單純卻富於變化(圖11),主要靠色彩光影來表現物體,筆觸豪放揮灑,遠看非常有動感,近看會發現其實沒有仔細的描畫,但感覺卻出來了,看他的六幅詩畫‘poesie’ 可以找到許多例子(如圖12、13)。
他的早期風格影響了同期的威尼斯畫派如丁托列托(Tintoretto)與委羅內塞(Veronese),後期則影響了300多年後才出現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與印象派(Impressionism)。
從題材構圖到用色筆法,提香都走出了自己的路,為繪畫藝術開拓了新彊土。他是一個入世的藝術家,坦然擁抱歡愉,對畫家這一個身份自豪,肯定自己包括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回報,無論對方是皇帝抑或教皇。他從不掩飾自己愛錢,對他來說,只要是自己有努力,有付出,金錢並不惡俗。他提升了畫家的自我形象,某程度上也改變了畫家的社會形象。給後世畫壇一個別樣的參考,一個另類的模範。
註腳
- 第一眼看到《聖母升天》 很容易認為提香抄襲拉斐爾 (Raphael)的《基督變容》(Transfiguration,詳情請參閱本欄2019年11月21日文章),其實兩幅畫差不多同期進行,一幅在羅馬,一幅在威尼斯,不存在誰抄襲誰。可能提香與拉斐爾有書信來往討論過新的構圖,這需留待學者研究發掘。
- 《佩薩羅家族的聖母》原安放於教堂左側,教徒從前面走來,先看到的是畫面右側的聖母,走近才會看到全畫,當時提香把聖母放在右側是有實際的考量。因提香與此畫的名聲,教堂現已將畫搬到一處遠遠已可直觀全畫的地方。
- Edgar Wind,一位專門研究文藝復興符號的藝術史家,說從《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此畫可以看出, “an undisguised hedonism had at last dispelled the Platonic metaphors”.
- 塞尚(Paul Cezanne),”A Modern Olympia”,1873;高更(Paul Gauguin),”Manao Tupapau”,1892。
- 根據神話故事,達妮年少時父親得到神諭,得知自己終會被女兒的兒子殺死,為保性命,把達妮關在一個地下室裏。但這關不住眾神之首朱比特,他看上美麗的達妮,化身金雨進入密室讓達妮受孕,達妮生了兒子柏修斯 (Perseus)。父親把她倆母子投進海裏,以為他們必死無疑,唯母子得救,柏修斯長大後在不知對方是外祖父的情況下殺死了達妮的父親。希臘神話裏,神諭永遠是靈驗的,神力不可抗逆。
- Sheila Hale,提香的傳記作者說 “(‘Danaë Receiving the Golden Rain’ at the Museo del Prado) is the most sensuous of all Titian’s female nudes……[and] transmits a dark erotic charge that makes all previous reclining nudes……look innocent by comparison”
- 抹大拉的馬利亞是否曾經做過妓女,所以後來需要懺悔,在不同的基督教(Christian)教派裏有不同的說法。這裏是根據提香繪畫此畫時採用的故事。
「酒神與阿利阿德妮」系列文章四之四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