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叔看無常

有了智慧,自然便會有自信及定力,不至「心隨境轉」,不至被情緒牽着鼻子走。

霑叔因病辭世,電視台重播了他膾炙人口的多首金曲,市民不勝懷念。報上日前發表了他的女兒的一封公開信,洋溢著温馨感人的父女愛,其中也提到:「對爸爸的去世,已平靜地接受了,是失落、是悲傷、是懷念。但爸爸常教我要以平常心去面對一切的無常。」

是的,霑叔以笑聲面對逆境,以平常心面對頑疾,實在令人既欽敬又懷念。

霑叔是港大中文系舊生,近年還回校完成了碩士及博士課程。他學以致用,善用他的文學修養與音韻學專長,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雅俗共賞的粵語流行曲。正如饒宗頤教授說的:他為當代粵語歌曲的復興與發展,做了十分傑出的貢獻。

我對流行曲份屬外行。偶爾在校園內碰到霑叔並閒聊數句,倒也着實感受到他那份平常心與從容。

話說回來,我們近年常常聽到「平常心」這個詞,到底什麼是「平常心」呢?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平常心」一詞源出禪門。我們說一個人能夠以平常心看待周邊的事物,就是說他能夠從容自在地過日子,不會「心隨境轉」,並且已逹到「心無掛礙」的境界。所謂「心隨境轉」,就是說自己的心很容易受到周邊事物的影響,因而牽動情緒的起落。舉個例說:別人說了兩句批評自己的話,馬上感到不高興或情緒低落。別人誇讚自己一句,則飄飄然高興半天。這其實好像是為別人的話而活,不是為自己而活。帶着這種心態來處事做人,難免有苦惱之時。

要避免「心隨境轉」,就需要一點生活智慧,一個較健康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智慧並不完全等同知識。君不見:有些人學富五車,但還是活得不快樂,甚至偶有自尋短見者。智慧是靠自己證悟及累積得來的,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語云:「轉識成智」,就是要我們將書本上學回來的種種知識,通過思考及生活的証驗,逐步累積成為生活的智慧。有了智慧,自然便會有自信及定力,不至「心隨境轉」,不至被情緒牽着鼻子走。那怕是逆境,都能夠較容易接受,都能夠處之泰然。

緣起性空

佛家的人生智慧,立足於「因緣觀」之上。它相信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發生或存在的條件。這包括了地震山崩等自然現象,也包括了我們瞬息萬變的各種心念。這個觀念其實與自然科學的成因與效應(cause and effect)原理是相通的。在佛學中,我們把這些條件叫做「因緣」。因緣具足了,事物就出現了。因緣不具備,那就不會出現了。自然界現象如此,人生路上的成敗得失亦如此。換句話說:每一件不如意事,背後都有它的原因。我考試成績不理想,細心想想,多半是我沒有好好準備。我求職不遂,很可能是我的條件不如成功者。別人罵我,或說了一些難聽的話,我或者可以冷靜地檢討一下,自己是否也有不足之處呢?同樣的,身體得病了,總也有個原因,可能是自己未有適當地注意健康,也可能是人體器官老化而出問題了。人的生老病死,成敗得失,給我們「人生無常」的感覺,有時還會是一個痛苦的感覺。可是,當我們洞悉它背後的原因(或因緣)時,就會較容易接受,不至怨天尤人了。我們如能心情平靜地面對這些問題,能處之泰然,如霑叔及梅艷芳這樣較豁達地面對頑疾及大限,那就是「平常心」了。

今年3月間遇上霑叔,他答應了給同學們上一課。事實上,他已用身教的方式給我們好好地上了一課;課題是:「平常心看無常」。

原刊於《逆境中的從容》,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李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