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派位放榜,朋友的兒子透過統一派位,獲派首志願學校──一所英中名校。
朋友告訴我,放榜之日,夫婦倆拿着兒子的「派位證」和「入學註冊證」,感到多年花在孩子在學習上的心血與付出,沒有白費,感觸加上興奮,相擁而泣。在激動過後,冷靜下來,他們有新的憂慮:孩子升中後,他們再不能像他在唸小學時那樣,每晚坐在他身旁,教他中英數常,幫他溫習默書範圍。朋友請筆者介紹補習老師,協助孩子學習。筆者聞言,告訴朋友,中學學習的科目眾多,若每科都請補習老師協助孩子學習,花費不菲,也給孩子添上壓力,與其授孩子以魚,何不受孩子以漁,教他升中後學習之法?朋友聞言,垂詢甚詳,並囑筆者列出方法,載於「灼見」,公諸同好。
升中後,同學進入第三學習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科目眾多,教科書內容也大異於小學時的教材,要學得好,最基本的,是要運用下列的學習方法。
做好預習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同樣道理,要有好的學習成果,就要做好預習。預習並不是單單完成老師派給你的「預習工作紙」,而是運用自己的心力,去嘗試了解將要學習的東西。預習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科目有不同的預習方法。語文科的預習,除了一般的字詞句段外,重點該放在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風格。至於理科的預習,重點該放在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課前能認真預習,有助理解上課時教師的講解。
邊聽邊記
一般一節課只有40分鐘,老師的講授精華大約佔20分鐘,同學們在聽課前,應先根據預習時遇到的疑惑,定出聽課的重點。中學的課堂,聽老師授課,最重要是會寫筆記,記着,是寫筆記,不是抄筆記。筆記的功能是幫助同學溫故知新。寫筆記應有獨特的格式。筆記的開首應有課題的名稱,而且必定留有空白,一般而言,留空白的地方在每頁的左邊或右邊。寫的時候最好隔行,方便在整理筆記時作出修正或增補。至於留在左邊或右邊的空白,作用是在溫習時加上注釋或小標題,以強化記憶。課堂做筆記要記的,最基本的是記提綱、記補充、記疑點、記問題、記方法與心得。要記的除了老師所說的外,也宜記下同學們的獨特意見。
筆記,並不是寫了之後便放下不用管,升中後的學習,重要的是每天花少許時間,整理當天課堂的筆記,這是升中後有效學習的方法。
確定目標
這裏所說的「目標」,不是自設定要在考試時拿到什麼成績,考獲什麼名次的目標。而是為了要進步,鎖定學習參照的一位同學。升讀中學後,隨之而來的目標是入讀大學,若你的目標是入讀香港大學。假設你同班的同學中,排名首五名的有機會入讀香港大學,那你便要在這首五名的同學中,鎖定一位作為參照的對手,比較你和他/她在哪些科目上有明顯的差距,設定目標,在學年內或一個學期內趕上,甚至超越對手。這個學習過程,需要分析導致差距的原因,查漏補缺,進行修補式的學習。
「學會學習」以外的學習,學習記憶法
升讀中學,要學的東西頗多,實有需要把所學的記在腦中,以應對測試與評估及在學習上的轉移。記憶的模式,大抵可分為聽覺記憶模式、視覺記憶模式和動覺記憶模式。視覺記憶模式及動覺記憶模式,是恆常運用的記憶方法,要純熟運用這方法,必須拿筆,因應不同科目的特質及學習重點,設計圖表或標示出重要信息。
學習是人生既定的安排,人不能不學習。雖然專家們建議的學習的方法,有如恆河沙數,令人目不暇給,名人家長分享帶領子女成龍成鳳之道,明示或暗示怎樣教孩子學習,但學習規律因人而異。古語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論什麼方法與策略,學習總離不開「勤」和「苦」。方法雖然可造就成功,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因為心態決定行為。學習,需要有享樂的心態。
小學的學習是初升的太陽,和煦而溫暖,中學的學習卻是正午的驕陽,炙熱而熾烈,只要能熬過正午的烈日,你便可享受日落的金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