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對中國的戰略價值

現在美國已想盡辦法拉攏緬甸,緬甸會被美國貼身影響,而且經貿與外交不再被封鎖,處於此形勢下,中緬關係的考量應全盤重新應對。
自從奧巴馬下定決心要打破美緬敵對關係的僵局以來,果不其然,不到三年期間,緬甸正迅速出現對美戰略解凍,甚至還向美作出戰略傾斜。不幸的是在此同時,中緬關係卻出現倒退的現象,原有已達成中緬協議要開發的重大合作發展項目被緬甸單方面叫停,水力發電​​站與油管項目都被影響。近日更出現緬軍大規模軍事行動鎮壓「果敢」地區的亂事,軍方把六萬多難民趕出境外走去雲南邊區避難,甚至還將流彈射向中國境內,空軍也投彈到中國領土炸死炸傷好幾十人。這事發生時,正好人大與政協兩會在北京召開,消息顯然震動中外,在李克強總理會後召開的記者會上,被問到這炸彈事件,李總理坦言中國政府正為此事進行交涉,並要緬政府徹查這事,並向中國交待與賠償。同時也正言中國有能力、有決心維護疆土的人命與財產安全權。
 

中緬關係受到挑戰

 
事件出動到雙方國家高級人員進行交涉(包括中國駐緬大使和緬軍方高層交涉)。可見中緬關係隨時有可能觸礁。如果將美國因素放在此刻中緬關係變化去考量,當會發現一個不再是被舉世孤立的緬甸,其不再是唯中國至親,當可想像得到的人之常情。如果加上緬甸一旦考量美國對自己的戰略衡量輕重時,由過去被美國全面制裁的傷害經驗想到今後被美國扶持的甜頭,前者是「大棒」,後者是「胡蘿蔔」,何所選擇?答來不難。更何況緬甸國內的勢力變遷,也非一個封閉的軍人政權能夠應對得了,單是昂山素姬帶給緬甸軍人政權的國際壓力,已足夠促發軍頭內部的爭議,甚至存在很大的變局。再加上加入東盟後,緬甸軍人政權已再也不可能像20多年前那樣下手鎮壓昂山素姬及其國家民主黨。因為當初接受緬甸加入東盟的條件之一便是要緬甸走向民主化與對昂山素姬作出政治開放。
 
從中國的戰略衡量去看,緬美關係不接觸則已,一旦交上了,中國首先要看到的最大變數是緬甸這個軍人政權不是鐵板一塊,東南亞的軍人政權常見到的現象是被美國策反,正如南越、印尼、泰國和菲律賓,沒有一個不受美國公開介入而加以籠絡,最後牢牢在美國掌控中。例如南越吳廷琰政權便被美總統直接下令由其扶持起來的另一軍頭阮文紹發動政變所推翻,吳氏兄弟還當場被射殺,當年一份《五角大廈報告》被當成密件而揭露出來。1965年9月30日的印尼政變,也是靠美國早已在印尼陸軍培植了自己的勢力,才得以及時發動陸軍全面鎮壓印尼共產黨發動的群眾運動,蘇哈多因此趁機推翻蘇卡諾政府,自己取而代之,全面改變印尼的外交路線由團結「不結盟」的「第三世界」轉為一面倒親美國的外交路線,全面實行軍事政權(美國策反印尼軍隊的內情可參閱美國國會聽證文件)。
 

由中東回到亞洲的美國

 
緬甸自1947年獨立建國後實行疏離英美等兩方勢力的外交路線,西方勢力也以敵視的政策還擊,雙方因此關係惡劣。為防範西方顛覆,緬甸也全面加強軍管,儘管美國也從未間斷推行內部策反的工作。但緬甸防範甚嚴,美國無法得逞,只能以封鎖、圍堵與施展外交孤立的政策,美緬關係因此長期陷於緊繃的狀態。直到奧巴馬上台。他對美國外交戰略作出了重大調整,把前任總統布什以中東為重心的反恐軍事戰略轉為以東亞為重心的「制衡」中國的軍事戰略。為了要在中國周邊建立「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的軍事制華的軍事部署,奧巴馬在其任內不過六年做出了幾項重大的外交之作:(一)是對日本實行放任的政策,鼓勵其放棄日本憲法第九條建軍的限制,鼓勵其參與美軍在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的軍事部署,支持日本與中國爭奪釣魚島等等;(二)是對東盟極盡拉攏參與制華的工作,成功取得菲律賓與越南的軍事合作,並以支持菲越兩國爭奪南沙群島主權為名,在東盟進行排除「中國威脅」的外交勢力,目的志在把東盟整個爭取為親美遠華的區域組​織,若然得逞,整個東南亞便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局面。
 
正是因為要套住東盟為其制華的戰略棋子,美國對東盟十國一個也不放過。尤其是與中國有共同邊界的國家,除南中國海的菲、印、汶、馬、泰、柬、新七國外,陸地上的越、寮與緬三國更成為不可少掉的國家。是故美國與越南的恩怨可一筆勾銷,改為全面示好,還展示美國是越南對抗中國最可靠的伙伴。至於寮國是四面不外通的內陸國家,在制華戰略上成為次要。反之,緬甸在美部署制華的戰略考量上,卻是非同小可了!
 

歷史說明中緬關係的重要性

 
美國看得很清楚,如果不切斷中緬關係,中國便可通過緬甸突破美國的包圍網。當年美國便曾有過實際的經驗,在緬甸參與抗日戰爭,當時中國政府已退守重慶,日軍曾試圖從東面戰場攻入四川,但被天險所阻,代價太大,因此想到轉而發動侵略東南亞的戰爭,其重大目標正是想攻佔緬甸後,再從緬甸進入中國西南的峽谷地帶的雲南與四川。英美之所以在緬甸與日軍作戰,目的不但是要阻止日本攻垮四川的國民政府後,迫使中國政府走投無路,向日本投降,成功在華建立其傀儡政權,結束其在華戰爭後,便可抽軍全面和英美作戰。英國若失去緬甸,接着其在南亞的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也會相繼難保。日本一旦成功攫取南亞,當可從中煽動當地殖民地人民反英,日本的戰爭資源便會突飛猛進,也正是看到了失去緬甸的戰略後果不堪想像,美英便在緬布下了對日一決高下的戰事,而國民政府也深知此戰不可失,因而把留下來的精銳部隊好幾十萬人在此作下孤注一擲,死傷慘重,日本則在此遇到了最劇烈的抗戰。
 
過去這段抗日歷史,對中國大有參考的價值。中國領導人周​​恩來當總理時便有致力建立中緬友好關係的種種作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與溫總理穿着緬甸民族服裝參與慶祝節日,載歌載舞,給緬官民留下深刻印象;又緬甸共產黨與緬政府為敵,中國秉持不干預內的「五大原則」不介入其中,也贏得緬政府的信任。周恩來之後的歷代中國領導人都能維持與緬的友好關係。
 

中國須有全新應對

 
可是,「去年的皇曆不能翻」,過去緬甸被美國圍堵,與中國有共同敵人,中國要和緬甸搞好關係不難,但是現在美國已想盡辦法拉攏緬甸,緬甸會被美國貼身影響,而且經貿與外交不再被封鎖,處於此形勢下,中緬關係的考量應全盤重新應對。例如原本已打算好與緬甸合作的油管與水力發電的大工程,對中國有很大的戰略意義。相反,從美國的制華戰略考量,必然會從中作梗,如何應對,是全新的處境,必須要有全新的應對。此外,還有下列形勢中國都必須置於戰略地位去考量。
 
第一,中國的西部省份發展規劃已有和緬區域發展的合作,要加強警惕,以防生變。
 
第二,緬甸的軍人政權如何作出「民主化」轉型,也是一大變數,最有可能的變數是軍人內部發生政變,親美勢力會在黨和軍中崛起,原有的軍政當權派會受到很大挑戰,搞不好會出現親美軍人像印尼那樣一夜變天,中國應如何應對?也應早作準備。
 
第三,緬甸與中國邊區地帶向有少數民族的動​​亂,只要緬甸軍人政權改弦易轍,真民族政策也會有變,若受美國影響,也會對中國有直接影響。不能不提防。
 
第四,緬甸在東盟的外交角色在此之前,對中國有利,一旦美國勢力介入緬甸,中緬蜜月期能否維持?也不能不重新考量。
 
第五,中國規劃中的「一帶一路」也會因為緬甸的戰略形勢有可能改觀,原來想藉緬甸在東南亞與南亞所可能扮演的合作角色,也都要有應變的措施。
 

鄭赤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