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常以「力透紙背」來形容筆劃有力,即是說寫字時的力量可以由手的運作通過筆管、筆毛傳達到紙上,而且能進入紙内直到紙的背面。這當然是一種比喻形容,以強調力的重要。但它又導致很多誤解,以為只要用力執筆,再用力寫,便必然達到字劃有力的境界。
《晉書》有這樣的記載,說王獻之七八歲時練字,他父親王羲之乘他不覺,在他後面將筆向上一抽,但獻之執筆很牢固,不能把筆拔掉。王羲之便說,這孩子將來在書法藝術上必有很大的成就。當然,我們都知道羲、獻齊名,併稱二王。這個故事影嚮了很多人,凡初學書法的小學生,我們都千叮萬囑要他們使力執緊筆管。
執筆不一定要死拑着筆管不放
是否用力執筆便能使字有力呢?歷代書家之中,米芾最強調執筆輕。他在《學書帖》裏自述學書心得(圖一):「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入學之理在先寫壁,作字必懸手。鋒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由此可見執筆不一定要死拑着筆管不放。況且用力執筆只是母指和食指鉗制着筆管而已。這兩隻手指的力相對向而抵銷,雖用很大氣力在指頭上,能傳到紙上的力也未必大到那裏去。
字劃也不一定要粗壯才有力。米芾的《學書帖》又說:「得筆,雖細為髭髮,亦圓;不得筆,雖麁如椽,亦褊。」米芾這裏提出圓,是指線條要圓,要有厚度的感覺。褊是指狹小,既然粗大如椽,他的褊只能指厚度淺狹之意。在紙上,書法是平面的,厚度是視覺的感受。那麼,如何能達到圓厚的線條呢?古人强調中鋒行筆。中鋒行筆之時筆毛會在線條裏均匀散開,使字劃兩旁的邊緣都能完美無缺。反之如偏鋒行筆,只會一邊强一邊弱,而弱的一邊會出現鋸齒狀的邊緣,便失去圓厚的感覺了。
另外字劃必有起止,起筆和收筆也是表現力量的關鍵。坊間不少楷書初階字帖都有起筆和收筆的解釋,如圖二取自馬鑫編的《柳公權楷書習字帖》對横劃的示範。簡而言之,就是要在起筆和收筆的地方打一個結,給人一個完滿矯健的感覺。這也是謝赫繪畫六法的第二條道出用筆之法的「骨法用筆」。這裏的骨有形象,圖二的横劃就像一條骨,也有硬朗之意,就是力的表現。
歷代書家對力的表現多姿多彩。我們看到字劃圓潤飽滿,便想到鑄鐵的渾厚,如顔真卿的書法。看到瘦硬的筆劃,引起了錐畫沙的感覺,如柳公權的玄秘塔。看到字劃稜角峻峭,便聯想斬釘截鐵,如歐陽詢的楷書。看到字劃修長柔韌,便聯想到美人起舞,婀娜多姿,如宋徽宗的瘦金。這些都是視覺上的力的表現,而各有其獨特之處,都力透紙背。
註1:《晉書》卷八十,列傳第五十 《王獻之列傳》
註2:《羣玉堂帖》第八卷。見《中國歷代拓本精華》廿八,何海林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ISBN 978-7-5326-3660-0/J.305
註3:《柳公權楷書習字帖》馬鑫編,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ISBN 7-5068-0524-3
!doctype>